大妈忙说:“燕子是咱家自己人,提成高些也应该,再要找人只是燕子的助手,一天给两块钱的提成,就很好了,愿意干的人有的是,剩下的钱都是小羽的,没有小羽又投资金,又投技术,还联系鲜鸡蛋,咱们娘们还得糊点心盒子,一天也挣不到几毛钱。”
云燕连连点头:“我也是这个意思,就是我自己一天提成4块钱也太多,有两块钱就非常好了,我还有一份正式工资呢,提成比工资都多,开心死了。”
姬羽笑了,仅仅云燕的一个报刊亭,一天就能卖出200斤麻酱蛋,这说明麻酱蛋受众量相当不错,其它七个报刊亭就算一天能卖100斤,那就是700斤,再加上普快列车长常大姐,让他给列车上每天放300斤麻酱蛋,这总需求量就超过了1200斤麻酱蛋,那么其它列车能卖多少?这么大的京城,能铺开多少销售点儿?日销一万只?再加10倍也不一定能满足市场需求。
他对成本有另一种算法:现在已知一只麻酱蛋卖1毛7分钱,顾客还很认可,那就按这个价做标准,韩大妈合算一只麻酱蛋成本在1毛2分钱,那是基于在这个家里的手工作坊里的生产成本,三个人忙活一天半夜才生产600只麻酱蛋,人工成本太大,难道在食品厂生产6000只麻酱蛋要用30个人吗?说笑了。
姬羽能肯定,只要他设计出三五台机械设备,用10个人就能达到每天万只麻酱蛋的产量,就是加上管理人员,也用不了15个人,而且劳动强度绝对能大幅度下降。
在左家生产麻酱蛋,除了人工工资,场地房屋也要计算成本,而且燃料、自来水和运输工具利用率也低,造成成本增加。
要是买下幼儿园,组建自己的加工厂,实现机械化生产,不但人力成本能大幅度下降,场地使用费就是利润,水电燃料运输等成本都会下降,每只麻酱蛋总成本不会超过9分钱,纯利润至少能有8分钱,第一期工程定在两万只麻酱蛋的日产量,保守算纯利润1500元,一年正常产销10个月,年利润就能有45万,扣去五金厂的入股分红和缴税,每年能得40万元,三年轻松偿还银行本息,纯赚一个食品厂,自己在京城就有了扎实的根基。
促使姬羽一定要把麻酱蛋作坊从左家迁出去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姬羽一进如意里77号大院,就闻到了一股很明显的五香佐料味,而且越往里走,味道越浓,这种味道,偶尔闻一闻还挺香,可一年三百多天一直笼罩着大院甚至辐射左右前后邻居,没人能够忍受。
再有就是洗鸡蛋的脏水和废弃的麻将腌料处理,都是大问题,不用太久,可以肯定大院住户就得有人出来抗议。凭什么你挣钱人家生活受到打扰?所以要想长久,就必须做长久的打算。
不过姬羽没跟三位女士说得这样细,只是说建食品厂产量可以越做越大,而且可以得到工商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在家里小打小闹,在街边私下摆摊不合法,城管、工商、卫生、税务谁都能给封摊罚款,说不定还会给云燕她们这些正式工带来大麻烦,不如走正途利于以后更大的发展。
三位女士听后也觉着姬羽说得有理,带着部分忐忑,部分兴奋的心情各自休息,云燕洗漱后,自然是溜进姬羽的房间,俩人自以为做的隐蔽,可时间长了怎么不会露出端倪?院子就那么大,住着三户人家,月光下,在厢房住的人夜里、清晨时间久了总会有看到外面的时候。
第二天上午,当姬羽带着88万的银行存单和早已准备的项目资料,跟左玉洁一起来到五金厂办公楼二楼会客室。
街道办主任方坤已经带着几个街道办干部在厂长室等着了,方坤热情的向姬羽介绍了五金厂书记兼厂长连宇文,以及厂和街道办领导,显然她已经把姬羽的情况跟众人说清楚了,众人纷纷跟姬羽和左玉洁握手招呼。
大家落座后,方坤开门见山,向大家传达了区党委、区政府关于批准五金厂把原厂幼儿园有偿转让变现的请示报告,以及街道办同意五金厂与姬羽合作筹建麻酱蛋项目的决定,让办公室主任把草拟的资产转让协议分到大家手中,让大家发表意见,看得出方坤在街道办和五金厂都有绝对的权威,方坤已经同意的协议没人提出任何不同意见,协议全票通过。
姬羽拿出项目策划书,递给方坤,说明即将筹建的食品厂起名叫“京城市如意食品厂”,主要生产经营产品是燕京一带的地方特色的即食食品。
接着拿出一张图画给大家展示,画面是一只白天鹅展翅羽翼背负着羽洁牌三个小字,提出用这幅图案注册“羽洁牌”商标,图案是姬羽画的,栩栩如生非常漂亮,商标扣了姬羽和玉洁的名字,又有羽洁商品展翅高飞的寓意,以后如意食品厂的所有产品都用这个商标,目前主打产品是羽洁牌麻酱蛋,另外计划在如意食品厂下设招待所和早点小吃部,对外经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