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是一个特别喜欢多线叙事的导演,但又很喜欢装杯,在片子里大量加入意识流元素,这就导致多线叙事变味儿了,说好听点叫混合叙事,说难听点叫混乱叙事。
他的所有作品,除了他赖以成名的纪录片《可可西里》外,其他的故事片基本都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最好的作品《寻枪》,大家都知道,是国内拍意识流拍的最好的江文的作品,那几年,江文因为违规被封杀了,不能挂名,至今为止,这部片子明面上的导演都是陆川...
《南京南京》,围绕三个人物的视角展开,剧情堆在一起,乱成了一锅粥,有观众表示看不懂,陆川立马回怼:看不懂就对了!因为片子不是给你看的!
那是给谁看的呢?陆川表示,是给日本人看的...然而,这部片子压根没在日本上映,日本也不可能让这种片子在国内上映...
《王的盛宴》更乱,刘邦,项羽,韩信,张良,各有各的故事,叙事和台词一塌糊涂,拍的跟纪录片似的,如果不懂那段历史,绝对看不明白。
而且,他拍片子还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跑题。
《南京南京》改编自《拉贝日记》,重点本应体现日本人的残暴和拉贝的善良,但他却把重点放在了日本人的心路历程上,有点像是日本人拍的电影,也是在《南京南京》之后,他才有了“陆川大佐”的诨号。
《王的盛宴》讲的是秦末汉初的故事,看片名观众都会以为是讲的鸿门宴,然而,电影中关于鸿门宴的片段少的可怜...
《九层妖塔》也是如此,塔的内容就开篇30分钟在提,后面的剧情都跑到他原创的石油小镇去了...
王潇说了一大堆,喝了口茶:“都记住了吗?”
小李在手中的记事本上写写画画,连连点头:“记住了,王总!”
黎雪笑道:“小李,都什么年代了,还用笔写,你不会录音啊?”
“就你聪明!这种事儿是能录的吗?录下来那不成了抹黑别人的证据了?”
王潇伸手敲了敲黎雪的小脑瓜,转头对小助理补充道:“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陆川的《可可西里》抄袭了刘宇军的纪录片《我与藏羚羊——冰河在这里流过》...”
黎雪惊叫:“啊?真的假的!你可别乱说啊!”
《可可西里》这部纪录片风格的电影,让陆川一战成名,它所表达的东西,已经不仅仅是保护动物那么简单了,里面的每一个人都像是“得道”的人,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很多人都因为这部电影,把陆川放在了中国电影导演的第一梯队。
王潇打开一个网页:“骗你干嘛?2006年的时候,原作者还起诉了陆川呢...”
黎雪立马挤到王潇的椅子上,开始翻动那条新闻:
“近日,京城朝阳区法院受理了原告刘宇军诉被告紫光影城,陆川,华艺兄弟公司侵犯着作权...”
“原告刘宇军诉称,1991年至2001年,原告历时十年,多次深入青藏高原,跟踪拍摄世界濒危物种藏羚羊,并在100多个小时的影像素材中经过反复取舍、加工,创作完成了记录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在这里流过》,该片在多个媒体播出,并入围2002年第九届魔都国际电视节...”
“2004年,被告制作、发行的电影《可可西里》抄袭了原告创作的记录片《我和藏羚羊——冰河在这里流过》的情节、构思、创意、场景、现场气氛、视觉背景、镜头构图等方面的内容,甚至电影《可可西里》中的一些对白也和原告创作的记录片中的对白完全一样。也正因为如此,几乎所有看过电影《可可西里》的人都会认为这不像电影,而更像一部纪录片。原告认为,被告的行为已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权益...”
“对此,陆川导演表示:真人实事的故事,本来相似度就很高,大家都在拍二战的故事,也没谁告谁抄袭嘛!我这部片子筹备了两年半,采访了可可西里牦牛队现任所有队员和一些老队员,我要是抄袭的话,干嘛辛辛苦苦去做这些工作呢?我最后就想说一句话!中国出一个好导演不容易,不要去毁他了!中国出一部好电影也不容易,也不要去毁他了!”
陆川不愧是圈内有名的自负导演,就最后这两句话,要么是自恋自负到极致,要么是脸皮厚到极致,不然真不好意思说这种话...
黎雪仔细查阅了一番后,还找出了那部纪录片《冰河在这里流过》,发现其中确实有不少情节一模一样。
比如,两部片子里,都有武装队员们隔河发现了盗猎分子,脱掉裤子拿着枪过河抓人的情节。
再比如,两部片子里,都有一个趁着武装队员不注意,悄悄逃跑的偷猎者。
更过分地是,两部片子甚至有不少台词都一模一样...
黎雪看了不少相关的新闻,发现事情没有下文,疑惑道:“后来怎么没消息了?官司谁赢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