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维铭推门而入,身后跟着略显局促但努力挺直腰板的林颖诗。
“维鼎,打扰你几分钟。有件紧急的事情。”邵维铭开口道。
邵维鼎抬起头,目光先落在兄长身上,随即敏锐地移到他身后的林颖诗身上。
他的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穿透力,让林颖诗心头一紧。
“大哥,这位是?”邵维鼎的声音有些好奇。
他这位大哥,可不是随随便便会带一个女人到他面前的人。
“这位是永和玩具厂林亮先生的女儿,林颖诗小姐。”
“她有非常重要的事情,关于李家城和永和厂的生死存亡。”邵维铭言简意赅地介绍了来意,并补充道,“我觉得你应该听听。”
“李家城?”邵维鼎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眉梢几不可察地微微挑动了一下,嘴角似乎掠过一丝极其细微、难以捕捉的弧度。
那眼神深处,不再是纯粹的平静,而是一种……玩味。
一种仿佛看到猎物终于按捺不住踏入视野的兴奋。
他放下手中的金笔,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十指交叉置于身前,目光完全聚焦在林颖诗身上。
“林小姐,”邵维鼎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回荡在空旷的办公室里,“说说看,李家城……对你们永和做了什么?”
“以及......你希望我如何‘救’你们?”
林颖诗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镇定下来。
明明眼前之人,还比自己小上几岁,可对方带来的压力却让她几乎无法呼吸。
深吸一口气,她快步上前,将手中的牛皮纸袋恭敬地放在邵维鼎宽大的办公桌上。
“邵先生,请您过目!”
她介绍道:“这是我们永和厂的核心技术专利、产品设计图纸、市场份额分析报告,还有……我们搜集到的李家城近期动作的一些线索,以及海关、税务署突然发难的正式通知副本!”
她语速清晰,带着一种孤注一掷的决绝,开始讲述永和厂的历史、林亮的坚持、李家城步步紧逼的收购企图,以及当拒绝后,对方如何利用汇丰和港府关系,在短短时间内发动了精准而致命的行政打压。
“……邵先生,我父亲常说,小黄鸭虽然不起眼,但它是我们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生产出来的,每一只都带着我们的心血和骨气!”
“李家城有英国人撑腰,手段狠辣,我们斗不过。”
“但在港岛,能压住他、能为我们这些做实业的中国人主持公道的,只有您!只有鼎峰!”
林颖诗的声音带着哽咽,但眼神却异常明亮,“这不是我们一家厂的事,这是有人在用阴招,要掐死我们港岛本土制造业刚刚冒出来的嫩芽!求邵先生,救救永和!”
办公室内一片寂静。
邵维铭站在一旁,面色凝重。
林颖诗的陈述,勾勒出了一场典型的、借助强权对弱小实业进行的不公平绞杀。
但邵维鼎却想到了更多。
玩具......
李家城竟然选择了这个行业。
有趣。
他当然不会忘记,李家城就是做塑胶出身,在这个领域本身就有根基。
吃下旭日厂,等于拿到了最重要的IP资源。
史努比这个IP,他不陌生。
甚至前世还看过有关于这个IP的动画,在八零后九零后的童年记忆中,那条白色的狗以一种悠闲的生活方式成为了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生活状态。
即使是在没有任何目标的生活里,它依然以一种平静与从容的态度面对,让人们得以从它身上看到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正是这种生活状态,让其与现实融合有了可能,自1950年10月史努比这个形象诞生以来,就迅速吸引了全球的关注。
有数据显示《Peanuts》在75个国家吸引了3.5亿读者。
而永和呢,最大的价值,毫无疑问就是这个小黄鸭。
现如今这个“一拖三”的鸭子,事实上代表着中国人最朴素的情怀——“家庭”和“团聚”。
创造人林亮的目的是为了给那些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的人们予以慰藉。
很显然,这种朴素情怀,迎合了这个世界大多数人的情感需求。
而“小黄鸭”这个IP是如何成为全球知名IP呢?
邵维鼎恰巧还真知道这一点。
那是1992年,一艘从中国开往美国的货轮在太平洋遭遇风暴,船上装满黄色塑料玩具鸭的集装箱不慎坠入大海。
近2.9万只玩具鸭随着世界洋流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全球环游,这场“鸭子舰队”的冒险之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事情经过媒体报道,小黄鸭的身价急剧飙升,港媒为此造势,说“小黄鸭的全球漂流旅程及其在艺术和文化中的表现,展示了其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力。”
2007年,在背后资本的策划下,荷兰艺术家霍夫曼匠心独运,创作出一只巍峨的巨型橡皮鸭,并携其展开世界巡回展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