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中国传媒产业只有1500亿元,2013年突破1万亿元,2018年突破了2万亿元,2020年虽受疫情影响依然正向增长到亿元,预计将于2024年超过3万亿元。
2024年全球文化传媒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5%。我国市场作为全球最大的文化传媒市场之一,继续保持高速增长。随着消费升级和数字化转型,消费者对高质量文化内容的需求持续增长。特别是在在线视频、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等领域,市场需求旺盛。
文化传媒企业不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的创新。例如,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内容创作、分发和用户体验方面的应用,显着提升了内容的质量和吸引力。
新媒体正在强势崛起,传统媒体正在资讯形式、资讯交互方式和资讯渠道三方面进行转型升级,逐渐从互联网媒体向新媒体过渡发展,未来新媒体必将成为传媒行业发展的主要热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文化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新兴业态如短视频、直播、社交媒体等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文化传媒行业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迎来更多机遇和挑战。
文化传媒产业链涵盖了内容创作、制作、发行、传播及衍生等多个环节,具有价值分配明朗、参与者众多、环节紧密相连等特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户对文化传媒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普及,文化传媒产业迅猛发展。现在,众多新媒体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内容创作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就拿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来说,它为文化传媒产业带来了更多的盈利途径,游戏开发公司也是不少,头部游戏公司更有竞争力。
平台经济这块区域还是遇到了监管和版权等方面的问题,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可能会让这块区域的发展方向出现波动。传统的电视、电影和动漫行业的盈利受到了各方面的挑战,尤其近两年兴起的互联网电商平台带来的直播带货和短视频的崛起,取代了传统电影电视的影响力。
从传统电影产业链行业上下游看,可以分为IP、内容制作、渠道发行、衍生品环节。IP作为最上游以小说、漫画等为表现形式,优质IP能够为后期作品带来天然粉丝流量;内容制作单片项目风险较大,盈利的二八原则明显,头部作品是制胜点;渠道方则相对现金流稳定。
电影行业的发展逻辑为:“内容+渠道”的双提升带动票房收入的持续高增长。就内容而言,国产与进口巨制大片(包括3D、IMAX等)将刺激观影需求的进一步提升;就渠道而言,影院与银幕等基础设施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二三线城市更具扩张潜力,影片放映渠道的拓展将带来内容价值的更大释放。
电视剧行业
上游渠道:剧本是核心,未来优秀的编剧在行业中议价能力将上升。不同于电影,电视剧的播映周期较长、受众面广,优秀的电视剧剧本是制作高质量电视剧的前提。虽然目前我国电视剧剧本创作尚未产业化、规模化,编剧在整个产业链中议价能力偏弱,优秀编剧为整部电视剧集带来的溢价效应远远大于演员等其他上游要素。但随着我国电视剧制作机构专业化程度提升,以及观众对于高质量电视剧的选择,未来编剧的议价能力有望继续提升。
下游渠道:以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下,热播电视剧为王。下游播出渠道的收入来源以广告为主,而广告收入取决于电视剧的收视率(部分广告商会依收视点位同电视台结算广告费),这就造成下游播映机构竞相购买热播电视剧。我们看到在整个电视剧产业链中,电视台作为最大的播映方和传统的制作方,有着特殊的地位。所以,讨论电视剧行业,首先要讨论电视剧行业走势的决定性因素——制作与播出的关系。
游戏行业
PC端游戏即依托于电脑终端的游戏,“手游”即手机游戏。PC端游手游化指原本依托于PC端, 后同时发行于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的双端游戏。 根据游戏种类进行区分,端游转手游主要可以分为:竞速类、FPS、MMORPG、卡牌类游 戏等,其中,MMORPG类端游为手游企业的主要转化对象,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公布的 2019年游戏版号数据,其占到整体端游转手游游戏数量的69%。
目前网络游戏盈利模式主要有四种:1) 收费游戏;2) 增值业务收费;3) 广告收费;4) 周边产品。其中以增值业务收费(道具)模式为主要模式。在移动游戏产业链中,国内游戏流水的整体分成比例大体为渠道(50%)、发行(25%)、研发(25%)。而产品的投放运营策略体现在营销费用率上,影响整体净利水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