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看到,每次熊市底部的点位,也是在逐渐提升的。接下来,我们分别介绍一下,A股历史上的这5轮牛熊市。
第一轮牛熊市
(1)第一轮牛市:2005-2007年,A股最大牛市
中证全指诞生于2004年底。
迎来的第一轮牛市,是从2005年到2007年。这段时间里,A股最大涨幅达到了606.76%。2007年,A股的估值达到了1星级的泡沫阶段。
(2)第一轮熊市:2008年股市暴跌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加上A股的估值本身比较高,也开始了暴跌。
中证全指从最高5521.69点,下跌到1574.76点,跌去71.48%。堪称A股历史上的最大跌幅。
相比较而言,当前的这一轮熊市,到2024年1月18日,跌幅为31%左右,不到2008年熊市跌幅的一半。当时市场上的恐慌情绪也可想而知。
第二轮牛熊市
(1)第二轮牛市:2009-2010年小牛市
2009年,在4万亿计划的刺激下,A股出现一波小牛市。中证全指上涨了142.42%。
(2)第二轮熊市:2010-2014年之后,A股迎来了历史上最长的一轮熊市。
主要原因,是过高的利率压制了市场估值。中证全指,从2010年最高时的4071.82点,下跌到最低的2303.79点,最大跌幅为43.42%。
这轮熊市的跌幅虽然不如前一次大,但是却持续了将近5年,从2009年一直到2014年年中。
在2012-2014年,5星级也断断续续出现,加起来持续了有大半年左右。
这也是A股有史以来最便宜的时刻。当时A股有多便宜呢?
沪深300市盈率达到历史最低,只有8倍。 茅台在2014年的时候,市盈率曾经到达过10倍以下。 相当多的股票只有三四倍的市盈率。
到2014年年中那会儿,A股整体比港股都便宜了10%。
放眼全球,当时A股都是数一数二便宜的。一方面,股市低迷了好几年,投资者对A股几乎是失望透顶。
当时A股上海交易所一天成交金额只有500多亿,股票市场门可罗雀。
另一方面,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品种受到追捧。大家熟悉的宝宝类产品也是那几年兴起的。余额宝最有代表性,高峰年化率达到7%左右。
毕竟,那几年,货币基金、银行理财每年都有6%-7%的收益,理财信托的年化收益也能达到7%-10%。
第三轮牛熊市
(1)第三轮牛市:2015年上半年,小盘股牛市
到2014年下半年,开始了连续的、密集的降息。
利率下降,市场上资金就多了。加上当时场外配资盛行,很多人借钱投资,也带动大量资金涌入市场。
这两个因素,共同推动出现了2015年上半年的牛市。
在这轮牛市中,中证全指从2734.65点,上涨到7984.43点,涨了191.97%。
沪深300等大盘股涨了1倍多; 中证500、中证1000等中小盘股的涨幅达到2倍多。
到了2015年6月份,很多品种的估值也达到了历史最高,像中证500、中证1000的估值都达到了百倍以上。A股市场整体达到了1星级。
(2)第三轮熊市:2015年下半年A股大跌
2015年6月份之后,A股迎来连续大跌,大盘股、中小盘股都在下跌。
从2015年6月份到2016年1月份,短短半年时间,中证全指下跌了49.74%,几乎腰斩。到2016年初,市场整体跌到了4星级。
第四轮牛熊市
(1)第四轮牛市:2016-2017年,大盘价值风格上涨
2016-2017年,A股走出了一轮慢牛行情。不过,不同品种的涨跌波动,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分化。
这一轮上涨行情主要是大盘股带动的,特别是大盘价值风格。当时银行保险地产等行业表现普遍不错。中小盘股继续下跌。
中小盘股在上一次牛市涨的太多了,即使经过了2015年下半年的下跌,也还是比较贵。
所以,从2016年初到2017年底,以中证1000为代表的中小盘股还是一直在跌。
2017年底、2018年初,在大盘价值股的带领下,市场再次涨到3星级。中证全指上涨了28.07%。
(2)第四轮熊市:2018年A股大跌
2018年初,在贸易摩擦影响下,A股开始大跌,新的一轮熊市开始了。
沪深300全年下跌了25%;中证500全年下跌了33%。
到2018年年底的时候,中证全指的最大跌幅34.52%,市场跌到了5星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