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懒懒地回答:“如果有空,我更想去老家,找我姐姐。”
“可惜,一个人不能搞几个分身到处玩。”
城哥儿如同被泼冷水,笑容瞬间变少。
任武暗忖:我去京城见识见识,以后还是要回大同府。
双姐儿也稍有遗憾,眨眨眼,说:“我也和巧宝姐姐一样,想从一个人变成两个人,一个我留在京城陪爹娘,另一个我骑马纵横天下,想去哪儿就去哪儿,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这话说到巧宝的心坎里。
巧宝与她相视一笑,竖起大拇指,脑中畅想两位女侠骑马纵横江湖的洒脱,还有腥风血雨。
城哥儿重新露出笑容,暗忖:赵甜圆还在做女侠梦呢!这样也好,她肯定看不上那些手无缚鸡之力,或者只会花拳绣腿的弱者,等我当上将军,打胜仗,她就会嫁给我。
唐母饿了,从椅子上站起来,主动拉巧宝的手,一起去饭桌旁落座,等着开饭。
猫猫也饿了,竖着长尾巴,在她脚边打转转,仰着毛茸茸的小脸,喵喵叫。
女帮工先端一海碗排骨冬瓜薏米汤上座,笑眯眯。
紧接着,又上大盘烤鸭,香气诱人。
其他人都纷纷去坐席,盛饭的盛饭,喝汤的喝汤,笑容满面。
任武已经是第二次来赵家吃饭,被那些真心散发的笑容感染,摆脱大部分拘谨,开心地吃饭。
唐母越来越像孩子,喜欢吃汤泡饭,不用筷子,更喜欢用勺子吃饭。而且,她的胃口挺好。
巧宝和赵宣宣帮她夹菜,她不挑食。
王玉娥和赵东阳热情地劝客人多吃菜。
王玉娥笑道:“还想吃什么?告诉我,让厨娘去做。”
“家里啥都有。”
城哥儿嘴甜,笑道:“赵奶奶,您家的菜最好吃,特别是赵爷爷做的烤鸭,天下第一美味。”
王玉娥和赵东阳对视一眼,心里舒坦极了。
赵东阳拍大腿,说:“喜欢吃就多吃,明天再烤新鲜的鸭子,天天有。”
“小任也喜欢吃烤鸭吗?”
他面面俱到,谁也不冷落。
任武笑着点头,流露一点腼腆,比不上城哥儿大方外向。
赵东阳见他们都给面子,忍不住吹牛:“以前,我的烤鸭生意是全城最好的。”
“一天能卖十几只,现在懒得卖了。”
“自家烤的鸭子,比外面的干净。”
城哥儿一边吃,一边竖起大拇指,捧场。
赵东阳笑眯眯,更加喜欢他,觉得这孩子跟自己投缘。
赵宣宣和唐风年无声地对视片刻,用眼神交流。心里有些话,暂时没说出来。
饭后,依然是赵大贵和赵大旺用马车送任武回家去。
两人一路上跟任武聊天,丝毫没见外。
赵家没有那种明显的高低贵贱之分,所以帮工们高高兴兴,不卑微,不胆小。
任武虽然只来赵家两次,但心里越来越喜欢赵家人。
听说任武打算去京城寻找机遇,赵大旺笑道:“去就对了,京城是最繁华的地方。”
“那里啊,遍地都是机遇。”
赵大贵没那么乐观,反而好心叮嘱:“小任,京城贵人多,贵人家的奴才也多。”
“千万别得罪别人,有些奴才比看门狗更凶,到处都是欺软怕硬的东西。”
任武向他们道谢,心里多了一些忐忑。
到家之后,他与父母商量去京城之事。
任父和任母明确反对,怕他被别人骗走、卖掉。
任父虎着脸,说:“听说,有些人被割掉舌头,抓去山里挖石头,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任母附和:“你爹说得对,小武,别乱跑,外面人生地不熟,如果别人欺负你,怎么办?谁帮你?”
任武压低嗓门,说:“爹,娘,我今天认识了官府的白捕头和官差,你们猜,为啥?”
“因为唐巧宝的爹是知府大人,他们不至于卖我。”
任父和任母大吃一惊,目瞪口呆。
任母问:“当真?”
任武点头。
任父和任母转头对视,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们只是普通人家,以前从未想过能高攀知府大人。
任父拍一下大腿,咬紧后槽牙,忽然做出决定:“机会难得,去吧。”
“有贵人相助,这是天赐的好福气。”
任母高兴,捏一捏任武的胳膊,笑道:“小武,等你混得有出息了,别忘了回来孝敬我们。”
任武爽快答应,信心倍增。
在他的想象中,前途一片光明,却忽视了一种可能:光明的背后,有阴暗的影子。
— —
饭后休息一会儿之后,城哥儿、双姐儿和巧宝正在练武场比武。
城哥儿为了炫耀自己的厉害,没让着她们。
双姐儿和巧宝不甘心吃亏,对视一眼之后,果断二打一。
城哥儿拿着木剑,一边应对,一边笑着说:“你们想耍赖,是不是?”
巧宝理直气壮,反驳:“将军上战场之后,难道不是直接开打?难道还先清点人数?非要一对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