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晤士报》则从战术角度分析:“瓜迪奥拉的控球哲学在本赛季达到巅峰,曼城的场均控球率高达68%,传球成功率接近90%。”
“但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转换速度,李磊和斯特林的边路冲击让任何防线都胆寒。”
“面对巴塞尔,曼城需要警惕对手的密集防守,但以他们的火力,攻破瑞士人的铁桶阵只是时间问题。”
《每日镜报》则更关注场外因素:“曼城的高歌猛进引发了对手的恐慌,曼联、利物浦和切尔西的主帅都公开表示,曼城的统治力正在改变英超格局。”
“然而,瓜迪奥拉的球队并非无懈可击,欧冠客场的压力和杯赛的密集赛程可能暴露他们的疲态。”
“巴塞尔虽非顶级豪门,但他们的主场向来难啃,曼城需谨慎。”
《太阳报》则聚焦于李磊的崛起:“这位中国边锋已成为曼城的新宠,他的速度、突破和关键进球让球迷为之疯狂。”
“对阵莱斯特城的比赛中,李磊的世界波堪称赛季最佳进球之一。”
“欧冠赛场将是他的新舞台,如果他能在巴塞尔的主场闪耀,曼城的冠军梦将更近一步。”
媒体的热议如潮水般涌来,有人赞叹曼城的无敌,有人担忧他们的疲劳,但无论外界如何评价,曼城的备战节奏从未动摇。
瓜迪奥拉在训练后接受采访时,语气平静却充满力量。
“我们尊重每一个对手,但我们的目标很明确——赢得一切。”
“巴塞尔是第一步,我们会全力以赴。”
而在这期间,曼城的训练场上,球员的状态依然火热。
德布劳内在练习直塞,福登和京多安模拟中场配合,李磊则与沃克进行边路对抗。
瓜迪奥拉站在一旁,目光扫过每位球员,心中燃着一团火焰。
欧冠是他的终极目标,而巴塞尔只是通往梦想的第一道关卡。
2月13日,曼城全队飞往瑞士,备战次日的欧冠1/8决赛首回合。
飞机上,李磊戴着耳机,脑海中回放着巴塞尔比赛的录像。
瓜迪奥拉在赛前战术会上反复强调:“巴塞尔的主场不好打,他们的防守很顽强,但我们有速度和创造力。保持耐心,机会总会来。”
李磊提着背包,走下飞机,迎面而来的寒风让他不由得缩了缩脖子。
作为曼城的巨星,他在英超赛场已征战多年,伊蒂哈德球场的欢呼、老特拉福德的嘘声、斯坦福桥的压力,他都早已习惯。
然而,巴塞尔对他来说是一片全新的领域。
这是他第一次踏足这座瑞士城市,机场的灯光、陌生的标牌、甚至空气中淡淡的雪花气息,都让他感到一丝新奇。
站在机场大厅,李磊透过玻璃窗眺望远处的城市轮廓,灯火在夜色中闪烁,隐约透着一股沉静的美感。
他低声对身旁的菲尔·福登说道:“这地方……有点不一样啊。”
福登笑着回应道:“别被这安静骗了,明天球场可不会这么友好。”
“这还用你说?小毛头!”
李磊点点头,心中却升起一股莫名的期待。
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对手,这一切都像是一场冒险。
球队大巴缓缓驶出机场,沿着巴塞尔灯火通明的街道向酒店进发。
车窗外,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霓虹交织,莱茵河在夜色中静静流淌。
李磊靠在座位上,耳机里播放着轻快的音乐,脑海中却在回放巴塞尔的比赛录像。
主教练瓜迪奥拉在飞机上反复强调,巴塞尔是一支以防守反击见长的球队,他们的主场圣雅克布公园球场向来是客队的噩梦。
大巴驶近酒店时,巴塞尔球迷的“欢迎仪式”如期而至。
数十名主队球迷聚集在酒店外的街道上,身披红蓝相间的围巾,高举着标牌,齐声高喊着巴塞尔的队歌。
标牌上写着“Wele to Hell, City!”(欢迎来到地狱,曼城!),还有一些针对曼城球员的挑衅话语。
几名激进的球迷甚至点燃了红色烟火,浓烟在寒冷的夜空中弥漫,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嘘声和口哨声。
酒店入口处,保安和警方早已严阵以待,确保球员们能够安全进入。
曼城球员们鱼贯而下,面对球迷的挑衅,他们早已司空见惯。
德布劳内低头玩着手机,阿圭罗戴着耳机面无表情,福登甚至还笑着对球迷挥了挥手,引来更大的嘘声。
李磊走在队伍中,目光扫过那些愤怒的面孔,心中却异常平静。
巨星就要有巨星的态度
“这些家伙还挺有热情。”
“等着瞧吧,明天球场里会更热闹。”
球员们在保安的护送下进入酒店,球迷的喊声被厚重的玻璃门隔绝在外。
2月14日,北京时间凌晨3:45,欧冠1/8决赛首回合即将开踢。
比赛当晚,曼城全队提前两小时抵达圣雅克布公园球场。
巴塞尔的天空飘着细雪,球场外早已人山人海,红蓝色的海洋席卷了每一条街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