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赛程的魔鬼节奏终于告一段落,密集的比赛让球员们身心俱疲,但纽卡斯尔联的胜利像是及时的强心针。
接下来的日程稍显宽松,合理的轮换让主力球员得以喘息,李磊也终于有时间在训练之余回味胜利的滋味。
坐在宿舍窗边,翻看着手机上的球迷评论,嘴角不自觉上扬。
那些曾在安菲尔德失利后唱衰曼城的声音,如今被胜利的浪潮淹没。
球迷们在社交媒体上高喊:“蓝月亮回来了!”
1月24日,英联杯半决赛次回合,曼城客场挑战布里斯托尔城。
面对这支英冠劲旅,瓜迪奥拉大胆轮换阵容,李磊、阿圭罗和德布劳内坐在替补席上,年轻球员萨内和帕尔默挑起大梁。
比赛中,曼城展现出恐怖的统治力,萨内第22分钟的远射破门拉开序幕。
斯特林下半场梅开二度,最终3:0的比分让曼城轻松晋级决赛。
布里斯托尔城的球迷虽为球队的顽强鼓掌,但无人能否认曼城的实力碾压。
赛后,李磊在替补席上与萨内击掌,笑着说道:“小伙子,这脚远射够狠!”
萨内腼腆一笑,眼中却满是自信。
1月29日,足总杯第四轮,曼城主场迎战卡迪夫城。
这一次,李磊重回首发,瓜迪奥拉的战术布置依然精准。
开场仅15分钟,李磊右路突破后传中,斯特林头球破门,1:0。
第67分钟,李磊亲自上阵,接德布劳内直塞,禁区内冷静推射得手,2:0。
卡迪夫城虽在第80分钟扳回一球,但曼城稳扎稳打,最终以2:1锁定胜局,顺利晋级下一轮。
伊蒂哈德球场的看台上,球迷们挥舞着蓝色旗帜,高唱队歌,胜利的喜悦感染了每一个人。
两场杯赛的晋级,如同胜利的接力棒,巩固了曼城的王者气势。
无论主力还是替补,球队的整体实力和战术执行力都无可挑剔。
赛后,瓜迪奥拉在新闻发布会上淡然一笑道:“我们是一支追求完美的球队,输给利物浦让我们更清醒,但今天的曼城,依然是那支无人能挡的曼城。”
英国的媒体风向,如同曼彻斯特的天气般变化无常。
安菲尔德失利后,那些曾大肆唱衰曼城的笔杆子,如今再度调转枪头,铺天盖地的吹捧文章席卷网络和报纸。
《卫报》以《曼城归来:蓝月亮的统治力无人能敌》为题。
写道:“从纽卡斯尔联的3:1到杯赛的双线晋级,曼城用三场胜利向所有质疑者宣战。”
“瓜迪奥拉的战术体系依然是英超的标杆,李磊的崛起更是为球队注入新的活力。”
《泰晤士报》则聚焦球员表现。
“李磊,曼城的亚洲巨星,正在用进球和助攻改写历史。”
“他的速度、意识和无畏精神,让人想起当年的孙继海,但李磊的舞台更大,野心更盛。”
文章还提到斯特林和萨内的稳定发挥,称曼城“拥有令人恐惧的深度和天赋”。
《镜报》的语气一如既往带点调侃。
“曼城又开始他们的胜利机器模式了!纽卡斯尔被碾压,布里斯托尔城和卡迪夫城连还手之力都没有。”
“那些喊着‘曼城不行了’的人,现在脸疼不疼?”
文章末尾还不忘揶揄了下利物浦。
“克洛普的球队或许偷走了一场胜利,但曼城的王朝,远未到谢幕的时候。”
《每日电讯报》则更理性地分析。
“曼城的反弹并非偶然,瓜迪奥拉的轮换策略和球员的心理调整堪称教科书级别。”
“圣诞赛程的结束让球队卸下疲惫,而李磊、斯特林等人的状态回暖,预示着曼城在多线作战中的恐怖潜力。”
“英超、英联杯、足总杯,甚至欧冠——蓝月亮的目标,依然是全满贯。”
李磊坐在训练基地的休息室,刷着这些报道,嘴角微微上扬。
他早已习惯媒体的反复无常,但这些赞美仍让他感到一丝满足。
想起刚来英超时的孤独与压力,那时每场比赛都像一场生死战,而如今,他已能在伊蒂哈德球场掀起风暴。
点开球迷论坛,屏幕上满是国内球迷的留言。
“磊哥,冲!让欧洲人看看中国球员的实力!”
“曼城三连胜,冠军稳了!”
这些声音,像一股暖流,涌进他的心底。
今天,曼城训练基地的会议室里,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香气和战术板上记号笔的淡淡气味。
落地窗外,冬日的阳光洒在绿茵场上,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瓜迪奥拉坐在长桌的首位,双手交叉,眉头微皱,面前摊开一份球员体能报告。
助理教练、队医、体能师和数据分析师围坐一圈,笔记本电脑屏幕上跳动着球员的跑动距离、心率和伤病风险评估。
墙上的投影仪投射出赛程表,英超、欧冠、杯赛的比赛日期密密麻麻,中间还夹杂着即将到来的欧洲杯国际比赛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