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伟现场的痕迹不具备指向性,为什么还会承认?”
“罗伟的痕迹不具备指向性,是指已经查明的痕迹。还有一些没有查明的痕迹,那些痕迹实际上也是指向罗伟的。只是当时罗伟承认了,就没有继续跟进而已。”
“你怎么知道这些痕迹是罗伟的。”
“刘杰告诉我。当然有些情况是我猜的。刘杰对我说,汪喜斌杀害刘惠,完全是个意外。杀人后,汪喜斌转移尸体进入厕所,就没有再动刘惠。但后来发现尸体时,刘惠尸体的衣服被脱下来,位置也有了移动。这些事情都是罗伟做的。而这些举动,都或多或少留下了一丝痕迹。可以说,汪喜斌暂时还不会被查到。但罗伟被查倒是迟早的事情。”
“也就是说,当年的调查实际上已经逼近了真相。”
“应该是这样的。但是当初的局长管峰是知道凶手就是汪喜斌的。他是不会让调查工作指向汪喜斌的。他只是需要通过调查给罗家一些压力,让罗家让步而已。”
“就算是有压力,罗家会让罗伟认这个杀人的罪名?”
“刘杰说,说服罗家的过程其实也是很艰难的。我怀疑是他背后的人做了工作。刘杰说,他们首先指明了罗伟犯罪时未满十八周岁,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就不能判死刑。从这一点来说,罗伟认罪死不了。汪喜斌则不一样。”
“这个说法倒是成立的。问题是,不判死刑,故意杀人也是重罪呀。罗家怎么可能同意。”
“这就是第二步了。罗伟在本案中全程参与,他也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一旦承担刑事责任,那一切就会完了,这一辈子就再也没有前途可言。”
“目前来说,有过犯罪记录的人,在体制内是不可能招录的。就算是一些特定的行业,也不会招用有过犯罪记录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说法是成立的。”
喜欢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从法盲到律神,我经历了什么!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