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朝阳《文化苦旅》在参选的时候其实是有波折的,尤其是谣言散布之后。只是,这事知道的人不多。
且说鲁奖出结果那天。
“终于要结束了。”依旧是漫天大雪,已经是冬天了,整个北京都似是覆盖在一层厚实的白色棉被中。这日,中协的鲁迅文学奖评审委员会中,大伙儿早早第到场。
距离开始讨论还有点时间,几个评委坐在小会议室抽烟喝茶唠嗑。
“能弄完吗?”迟春早笑着说:“我年轻还好,只怕各位前辈精力不济。”
一个评委道:“哟,小迟,你是看不上我这个老朽了?”
迟春早扔过去一支烟:“不敢,我只是觉得领导安排将杂文散文和散文一天过有点赶。大伙儿忙了这么些日子,看书看累了,吵也吵累了。”
那个评委道:“小迟,其实你这就不知道了,今天的事看起来多,其实比起前几日却要轻松许多。”
迟春早:“哦,愿闻其详。”
那人解释道,散文杂文和散文是两个奖项。散文杂文简单,因为杂文这种文学题材比较独特,写的内容很随意,形式也散。所谓,形散神不散。但对读者来说吸引力还是不高的,之所以愿意看,那是因为杂文作者大多是知名老作家,写的都是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 小事,或者抒发一些个人观点。读者在阅读的时候,未必没有带着窥私欲。成名老作家的文学地位早有公论,在评选的时候咱们按照他们的地位排座次就行了,不用再费那精神。
听他说完这话,大家都点头,说是这个道理。
这次鲁奖的散文杂文组,有六个名额,进入终审的作品都是老一辈大家,比如现在还在世的冰心老人。大伙儿也不废话,直接选就是了。老前辈们来不来领奖不要紧,但你不能不给。
至于散文组,也有六个名额,这是颁发给中青年散文家的。市面上出版的散文集本就不多,这几年叫得上号的也就那几本,反正你按照实体销量排行来选就是了,绝对让所有人心服。
因此,别看今年要出两个文学类型的最后获奖名单,但工作量其实不大。不像前头的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大家掐得满面爪痕,打得头破血流,都要成仇人了。
“小迟说得好。”一个评委伸了个懒腰,道:“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今天可算道最后一关了。咱们的使命即将结束,好在待遇不错。每天有差旅补充,还有审稿费,到过年的时候可以给家里添一件电器。”
大家都笑起来,说,是极是极,买电视机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弄台洗衣机还是没问题。
正聊着,吴胜邦绷着脸进来:“各位,时间紧迫,咱们开始吧。”
于是,整整一个上午都在弄散文杂文组的评选中度过,然后打分,出最终结果。
不出大家的意料,六部获奖作品都是德高望重的老先生们的集子。其中最有名的是冰心先生和季羡林先生,六位老先生的年龄加起来都快五百岁了。
出了结果,就去食堂吃午饭。
吴胜邦松了一口气,还好这个门类没出波折。如果真有不开眼的评委挑战老先生们,那可是要出大事故了。还好,他们虽然喜欢杠,但还不至于失心疯。就连一向特立独行哗众取宠的迟春早,也是规规矩矩打分。
以获奖老先生的身体状况,自然是没有亲自过来参加颁奖仪式,天气这么冷,路又滑,真出状况,负不起责任。想到这里,吴胜邦叮嘱老符:“符处长,你挨个通知一下获奖的老同志的秘书们,报告这个特大喜讯,请秘书届时过来参加颁奖仪式。如果没有秘书的,则通知出版杂文集的出版社的责任编辑代领。”
老符点头:“好,我下来就去办。”
他们一边说话,一边吃着午饭,旁边一桌评委们的聊天吸引了二人的注意。
旁边是一张大圆桌,坐了六个人,正在神采飞扬地说八卦。
主讲的是一个大肚子的中年人,此人老吴挺熟悉,以前是石油文化系统的,后调到一家文化机构作研究员,在评论界颇有声望。此人平时性格不太好,藏不住话。
他道:“各位同志,我刚听说了一件大丑闻,是关于孙三石的,他的作品《文化苦旅》不是进入终审了吗,等下就要打分了。”
“大丑闻,什么大丑闻?”有一人随口问。
大肚子满面精彩,压低声音道:“据说,孙朝阳在出国访问的时候,去了那什么地方,看了光屁股外国女人跳舞。”
“啊?”众人顿时来了劲,饭也不吃了,急道:“快说快说。”
“小声点,别让人听到。”
大肚子:“这个,这个,太隐私,不好背后议论人的。”
“你卖什么关子,快说,说细节。”
大肚子:”据说啊,孙三石出国的时候,访问团经停荷兰阿姆斯特丹,有一天时间可以游玩,于是孙三石就约了其他几个作家进城去开眼界。那地方你们不晓得,不禁那个的。那小子,可是开洋荤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