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的王博士匆匆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芯片测试报告:“周总,张经理,2毫米传感器的自研芯片测试通过了!功耗比进口的低12%,传输距离还远了5米,成本只花了300万,比买进口芯片省了一半!”
周子轩接过报告,翻到关键数据页:“稳定性怎么样?在-40℃到80℃的环境下能正常工作吗?”
王博士点头:“我们做了高低温循环测试,连续500次循环,故障率为零。中科院的专家来看过,说这芯片的性能能排进国内前三。”
囡囡笑着说:“太好了!这样智能钢材的成本能再降8%,在桥梁项目上更有竞争力。王博士,赶紧申请专利,顺便找找代工厂,下个月就得批量生产。”
王博士应声:“已经联系了三家代工厂,下周去考察,争取月底前敲定合作。对了,同济那边催着要传感器,说示范楼的钢结构吊装下月初就要开始。”
周子轩说道:“先从库存里调500个进口传感器给他们应急,自研芯片的第一批样品出来后,优先给他们换上,就当是测试了。”
下午,基建部的赵主任找到周阳:“周董,智能示范楼的地基挖到3米深时,发现有块大石头,破碎机打不动,得用爆破,这会耽误两天工期。”
周阳皱眉:“爆破审批能下来吗?附近都是厂区,安全第一。”
赵主任答道:“已经跟安监局报备了,他们说明天派人来现场勘查,没问题就能批。我们请了专业爆破队,会控制药量,只炸石头不影响地基。”
囡囡插话:“我让IT部在爆破区域装几个振动传感器,实时监测振动幅度,确保旁边的设备不受影响。”
赵主任点头:“这个主意好,有数据说话更放心。周董,爆破后我们加两班赶工,保证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周阳叮嘱:“安全比进度重要,让爆破队多准备几套方案,务必万无一失。”
尼日利亚的赵工又打来视频电话,背景是正在安装的彩涂板生产线。“周总,周董,彩涂板设备安装到一半了,就是当地的油漆供应商送来的涂料黏度不稳定,涂出来的板颜色有深有浅。”
周子轩问:“是不是他们的搅拌设备不行?我们的彩涂线要求涂料搅拌转速误差不超过5转/分钟。”
赵工叹气:“可不是嘛,他们的搅拌罐还是手动调速的。阿明正带着人改电路,想换成自动调速的,就是缺个变频器。”
设备部刘部长立刻说:“我库房里有10个备用变频器,明天就发空运过去,三天准到。赵工,让当地电工按说明书接,不会的话让阿明视频问我。”
阿明在镜头前举了举手里的电路图:“刘部长,我们照着图纸改呢,就是有个电容型号看不懂,您帮看看这是不是100微法的?”
刘部长眯眼瞅了瞅:“对,就是100微法/500伏的,注意正负极别接反。改完先空转半小时,测测转速稳定不。”
挂了电话,周阳对周子轩说:“尼日利亚的供应链得慢慢建,不能总依赖国内。让采购部找找当地的化工企业,帮他们提升涂料质量,以后就能就近采购了。”
周子轩点头:“已经在谈了,有家尼日利亚的涂料厂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出技术,他们出场地,年底就能投产,专供我们的彩涂线。”
第二天,比亚迪的20名技术员到了,培训部的王部长带着他们参观厂区。“这是氢基还原炉,”王部长指着通红的炉膛,“你们看屏幕上的实时数据,氢气纯度99.97%,还原温度1250℃,这两个参数直接决定了钢材的强度。”
一个技术员指着控制面板问:“王部长,这个温度是怎么控制的?波动怎么这么小?”
李工接过话:“我们用了双闭环控制系统,内环控燃料流量,外环控炉膛温度,配合AI算法,能把波动压在±1℃以内。你们要是感兴趣,下午可以去中控室看详细的控制逻辑。”
另一个技术员问:“钢材轧制后的冷却速度对性能影响大吗?我们的车身件对韧性要求特别高。”
轧钢车间的张技师笑道:“问得好!冷却速度是关键,我们用的层流冷却系统,能精确控制每段的水量和水压,保证钢材从800℃降到300℃的速度误差不超过5℃/秒。等下轧钢的时候我给你们演示。”
培训间隙,比亚迪的带队组长找到周子轩:“周总,你们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太厉害了,沿着轨道跑一圈,设备的温度、振动都能测出来,还能报警,我们车间也想装几套,多少钱一套?”
周子轩笑道:“都是自己人,给你们成本价,一套8万,包安装调试。我们的机器人还能学新技能,你们有什么特殊需求,比如检测特定部位,我们可以远程升级程序。”
组长高兴道:“太好了!我回去就打报告,先订5套试试。对了,你们的员工食堂真不错,比我们公司的好吃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