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自然不会完全相信孙权,但是当下利用孙权借道淮南攻打徐州以牵扯袁尚的徐州兵力才是最佳选择。况且只要战胜了袁尚,曹操可以北进冀州或者东扩徐州也都是可以的。还可以把荥阳夺回,把荥阳西侧背后的洛阳占领。据说袁尚在做洛阳的复苏工程,慢慢的洛阳会再重复往昔的繁荣和富庶。
至此,曹操与东吴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东吴支援兵将,曹操放开淮南走廊,提供东吴直接与袁尚作战的地理通道。
鲁肃立即以八百里加急向东吴给孙权送信,而东吴在占领半个荆州之后,也敏锐的嗅到了北方的火药味。因此很早便整顿军队,屯兵在建业,时刻准备着如果曹操和袁尚开战,自己能够援助曹操并借道淮南进攻徐州。这样能打袁尚一个措手不及不说,还能占领徐州,之后用徐州和曹操交换淮南,或者划分淮南和徐州的辖地,从而保障自身领土与袁尚接壤,从而直接军事对抗袁尚。
在孙权的视角中,此时的曹操不足为惧,曹操本身不是穿越者,又因为之前的战争损失了诸多的将领和领土,而且撑在东吴前面与袁尚作战,即便战胜了袁尚,也是实力大损。只要消灭了袁尚,以孙权当前的人才储备,军事实力和领土资源,绝对可以战胜曹操。
所以孙权当下并不算计曹操,而是全力以赴的对抗袁尚这位穿越者!
天下只能有一个穿越者!
但是如何调兵遣将就是一门技术了,孙权要三思而后行。
孙权经过荆州之战也发现了江东军事实力的一些弊端,就是江东本土的武将在水战之外的战斗表现平平!所谓的江东十二虎臣,至多武艺水准也就是同曹操的五子良将水平相仿。孙权也意识到陆战、马战方面是江东军队的短板,实在是没有北方将领和军队那么厉害。
另外,孙权还发现江东士卒的身体素质,身形身高,强壮程度等比较北方的士卒要差一些。明显北方士卒普遍身高力量更优秀,江东士卒的平均身高和力量这些数值相对弱一截。
江东的将领也几乎没有北方那么高大威猛的,太史慈是北方的武将,还算十分高大,其他的武将都没有吕布、关羽、张飞、许褚、赵云那般的强悍高大!
怪不得原史当中江东除了水战,陆战的战绩都比较拉胯,南北方差异还是有的。像霸王项羽那种天赋异禀的楚人,还是十分罕有的。在三国时代孙策基本就代表江东地区的最强战力了。可放在北方将领之中,只怕根本排不上号。
所以,孙权在考虑由谁率领这三万江东士卒支援曹操去官渡就是一门学问了。
庞统、吕范、张昭一起给孙权出谋划策,安排这次的战略战术。
第一步,这支队伍要有智勇双全的统帅率领,而且孙权能亲征,因为孙权要主导的是通过淮南走廊攻打徐州的战役。北方支援战役得给到一个绝对信得过,还能从智谋和武艺上都能帮上曹操的将领。
袁尚进军白马的武将都十分强悍,赵云、马超、颜良、甘宁,得有足以匹敌的武将去对抗才行。
也就是非吕布,关羽,张飞,黄忠四将中的一两员武将不可!
关羽张飞同曹操有仇怨,曹操曾经追杀过刘关张兄弟三人,荆州之战时,关张就与曹操产生过龃龉,好在关羽是识大体的,不然依着张飞的性格就和曹操拼命了。
所以关张二人就排除了。
就剩下吕布和黄忠。
吕布一个顶仨顶四个,但是有个问题,就是吕布的妻女和爱妾都在袁尚手中,如果把吕布派过去,根本难以确定吕布的忠诚。只怕吕布八成会叛变,毕竟吕布这人品和口碑,让人非常“放心”。
可是单单一个黄忠又不足以独立肩负起对抗袁尚武将的重任,孙权因此非常为难。
庞统这时想到一个方法,就是让关羽和黄忠二人前去支援北方曹操。庞统认为:关羽重情义,有分寸,孙权对他有恩,刘备的遗孀和幼子又都在建业,关羽感恩孙权也不会拒绝。此外,关羽即便与曹操有仇怨,但毕竟不是曹操杀害的刘备,只是之前交战过,只要孙权给曹操书信,让他善待关羽,以关羽的性格不会像张飞那般的顶撞曹操并且不配合曹操的作战。
孙权也是这样想的,原史中,曹操对关羽就是十分欣赏和示好,单独放关羽去协助曹操,曹操势必善待关羽,以交其心。所以关羽不会因过去的仇怨就同曹操反目。
而吕布和张飞,孙权就带在身边攻打徐州时再用。这样可以用张飞制约吕布,一旦吕布在徐州与袁尚军队暧昧不清,孙权当即下令大军绞杀吕布,另有和吕布见面就掐架的张飞可以同吕布一战!这样一来吕布的生死就掌握在孙权自己手中,也不必担心山高皇帝远,吕布去到河北直接面对袁尚而叛变了。徐州毕竟只是袁军,并非袁尚本人在此,想在孙权自己眼皮子底下策反吕布谈何容易?!
至于北援曹操的统帅,孙权认为周瑜最合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