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仍处于震惊之中,李复却自顾说着:“雨伞若不能为人遮风挡雨,那别人凭什么将其举过头顶?
所以诸位,尔等还需有个心里准备,将来本侯一但登基,在座各位虽各有论功行赏的机会。
可无论如何,本侯绝不会允许在座任何一人拥有封地,不是本侯不舍,而是无权这般封赏,因为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所有土地便该收归国有!
本侯也并非不允世家存在,而是不允盘剥百姓的世家存在!
在本侯看来,所谓世家不该是土地主,亦不该是钟鸣鼎食之家,而该是忠孝之家,良善之家、仁义之家!
本侯甘愿罢免皇权亦是以身作则,为帝王者若不贪念权势,天下世家谁又能以利益绑架于我?
本侯也清楚,本侯这般举动已是撬动了无数人之利益,天下世家更恨不得寝吾皮食吾肉。
可本侯无惧,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世家人数于天下人而言不过牛之一耳,那本侯便来做此执牛耳者,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阻我道者,当天诛地灭。”
这话一出可谓杀气腾腾,纵是如关张这般武人亦不由为之一震!
李复对此仍似未觉,只一声高呼喝问:“在座诸位可愿助我?”
话音落下,在场众人无论文武皆纷纷响应:
“属下愿意!”
“刀山火海、生死相随!”
“属下甘为主公护道!”
…
…
“哈哈哈哈…”
李复闻言大喜,随即再次附和:“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愿我华夏,人人如龙!”
…
…
良久,待众人情绪散去才再次落座,这时就见刘巴突然起身向着李复一拜说道:
“主公大义前古未有,属下亦是受益良多,然诚如主公所言,自古皇室与世家也确是因为诸多利益纠葛而互倚存在。
若主公当真能罢免皇权,世家亦再无供其滋生之土壤。
可属下仍有一问…
皇权存在本是为治家理国,可皇权一但罢免,这家国大事又该如何商榷呢?”
“嗯,没错!”
郭嘉等人也是纷纷附和,这也是他们担心的问题所在,毕竟蛇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这国家大事若无人拍板,岂不是都乱套了?
“子初这话倒是问到关键!”
李复闻言也是深以为意,不过李复对此也是早有腹稿,如今也只一思索便开口道:
“本侯有以下几个建议,诸位可以一起听听,若有不足之处诸位也可稍作记录,事后再一并讨论。”
李复说着,下方李必当即便取出纸笔准备记录,见郭嘉等人朝他看来,便也命人给这几位文官也送上了纸笔。
“首先便是颁布宪法,此后国朝一律依法治国,上至帝王下至贫民皆不可违逆宪法,违者依法处置。
至于宪法内容,这个本侯会抽时间与诸位一起起草,后续还需长时间的完善。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宪法便是规则,当凌驾于众生之上。
虽帝位仍由皇室继承,可帝者也仅是全国最高领袖而已,相比诸位也不过是最高职位罢了,然其本身还是一个职位,既是职位便该遵守该职位所赋予的职权、责任与义务。
最起码要做到———此后国朝若有外敌来犯,时任帝王则丧失签署降书之权,唯有死战别无他选。
我华夏版图全因无数先烈开拓方得如今这大好河山,绝不可因帝王一人之言而舍弃。
后世若真不幸如此,满朝文武及帝王皆按叛国罪论斩,此后再从皇室另择贤明之君继承大统!”
李复强调这点也是因为联想到前世的大宋,那个明明是最富裕却也是最窝囊的朝代。
所以李复才会留下这条规矩,目的就是防止他之后世如若也面临那般局面的时候,全国上下会因为帝位之上那一人的懦弱而丧权辱国!
在李复看来若真有那天来临,全国上下谁都可以投降,唯独皇帝不能投降,就是死也得轰轰烈烈的死。
他决不允许他的子孙做出这般行为,所以李复才会就此一点强调改革,今后国人也将知晓这一点,那就是———旦有外族入侵,他的君主必将奋起抵抗保护国民财产,因为他没有权利投降!
“用一句话概括便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宁可战死失社稷,决不拱手让江山!”
话说出口,当场众人皆能感受到自家主公那话语之中浓浓的家国情怀,看向李复的目光也愈发崇敬,犹如看待天神那般。
“其次,就是明确职权与增减岗位!
前朝过去有太多官职纯属于多余,如此只能养出尸位素餐之辈。诸如这般虚职不如取消,再视情况增设必要职位。
关于这一点,我等可以事后就此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除此之外成立【内阁】理政、设首辅统管朝堂,左右设次辅协同掌管。内阁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