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割了一会儿,刘娟就又觉得太阳太毒辣,晒得自己头晕脑胀,脸上的汗水也止不住地往地上滴落。
可真真是现实版的“汗滴禾下土”,村长就四处走动着看着有没有人偷懒,只是在自己闺女这块溜达地频率格外地高,搞得这周围的一些人一时间有些怨气冲天,想摸鱼都不敢。
没见人亲闺女稍微松懈一点都被说了吗,自己那就更不敢偷懒了,一时间只能怨恨上刘娟了。这妮子到底是怎么得罪她爹了?让她爹这样看得紧?
不过就算是怨恨也没法子,人家亲爹是村长,和村支书家关系又好,自己能做啥呢。只能把满腔的火气发泄到手下的庄稼上,一刀又一刀地无情地割着稻子,使尽了全身的力气。
但是这一切在村长的眼里,就变成了,这几人干活努力,不会藏着掖着,一时间不免满意地点点头。
转身又看到自己的亲闺女,火气不打一处来,鼻子“哼!”了一声,到别处溜达了。
村长一走,干活的几人就松懈了下来,伸着脖子问刘娟。
“刘娟呀,你到底咋个得罪你爹了?他咋看这片儿看得那么紧?”
刘娟总不能说是因为自己看上人家知青了,自己亲爹不愿意,故意折磨自己。这要是说出来,全村人都得笑话自己,只能低着头割着稻子,闷闷道。
“不知道,你快干活吧,一会儿回来看见你磨洋工,你工分不想要了?”
那人没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只能叹了一口气,继续化身为无情的稻谷收割机器,一镰刀一镰刀地割着。
得罪不起得罪不起啊!老的少的都得罪不起,除了努力上工还能做啥呢?
郑希佳这边,很快就烧好了一大锅开水,用大葫芦瓢舀出来放到木桶里晾着,就帮着继续切肉。
等郑希佳把肉切完了,翠兰婶儿和秀英婶儿的面也和的差不多了,桂花婶儿已经帮着把和好的面擀成面条了。
伴随着一声一声的刀切面皮的声音,叠成一起的面皮就被切成了细细的面条。秀英婶儿和好面,没有闲着,而是跟着擀面条。
翠兰婶儿则是吩咐郑希佳把几个锅子烧上火,自己将切好的肉丝放到锅里加油煸炒,肥瘦相间的肉丝,和热油碰撞到一起,离得近的人已经能闻到香味了。
想到中午的时候就能吃到白面和肉,干劲更加的充足了。郑希佳近距离感受着香味的暴击,感觉自己能吃一大碗翠兰婶儿做的肉丝面。
木桶里的水晾好,由村长安排的人抬走放在地头上,谁渴了就舀点喝。
第一天上午,还好没有人出现问题,大家除了又累又热,就是出汗太多产生的口渴,以及出力太多体力消耗太大,肚子比较饿。
距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大家都已经感到饥肠辘辘了,可是日头未到最头顶上,村长和村支书没发话,大家也没饭吃。
终于熬到了正晌午,随着村长开饭的铜锣敲响,各人陆陆续续收好自己的工具,往吃饭的地点走去。
郑希佳这边,翠兰婶儿做好了饭,就先拿着几人的饭盒以及碗先把几人的面条盛出来。
郑希佳不理解,等几人忙好那面条不就坨了吗?
翠兰婶儿看出了她的疑惑,解释道。
“要是先紧着他们吃,等盛到后面,咱们就吃不上了,咱先盛出来,面条虽然会坨,但是总比吃不上的好。”
翠兰婶儿把盛好的面条放到灶台后面的篮子里,用布盖好,让人看不到里面的东西,就搅着锅里的面条等待着大家的到来。
果然没一会儿,大家就陆陆续续地回来了。做饭的地点选在几棵大树底下的阴凉处,众人一进来,就感觉到一股阴凉的舒适感,有人忍不住感叹道。
“还是这儿好呀,阴凉,还晒不到,今天做的啥饭?大老远就闻着香味了。”
翠兰婶儿和秀英婶儿以及桂花婶儿一人守着一个大锅,等着来人排队打饭,这会儿听到有人问,翠兰婶儿笑吟吟地说道。
“做的肉丝面,你们排好队就开始打饭了。”
“肉丝面好,上次吃你们做得饭还是去年秋收,这一年没吃还真有点想念。”
“谁说不是呢,咱村谁不知道翠兰和秀英的手艺好呀,年年秋收的时候就这么一个盼头。”
......
年年秋收都是一样的规矩,因此倒也不用人组织,村里的人就自觉排好了三个队伍。
翠兰婶儿三人则是用手里的勺子,尽力把锅里的面条搅和匀乎了,好让大家碗里的东西都一样。
郑希佳的父母一行人排在队伍的最后面,本来按理说他们是不能吃大锅饭的,但是村长和村支书特别允许了他们一起来吃。
他们倒也识趣,几人排在最后面的位置,也不和别人争抢,大家见此倒也没有多说啥。
队伍排的很快,不一会儿大家就差不多都打上了饭,干得活都是一样的,因此大家领到的饭也是一样的,要是不够吃,自有家里饭量小的娘们补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