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李尘似乎从来没有这么想过,他永远都在路上,时刻都想着是否能够更进一步,时刻想着如今自己背后还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本身的变化而变化。
他和王庭在这方面有些相似,但又有截然的不同,王庭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承担起这些,并且觉得自己一定能够做到,所以一直把自己逼得很紧张,以至于当他发现自己距离那个最终的目标越来越远,以至于可能一生都无法追寻,所以最后才会崩溃。
李尘不一样,他从未想过自己是不是有能力,从未想过距离有多远,他永远都只是因为看到目标,所以就要去做。
他从生来就被所有人告知,说你以后一定要成为天下共主,那个时候他还不能修行,但他从未去想这件事的可能性,只是一直告诉自己,那就是目标。
所以,那一日他亲眼目睹了大长老在鬼蜮中精心策划的死去,哪怕极度痛苦,仍旧要在这位长辈面前说:我曾经既然说过要做到那件事,那么就一定不会食言。
这不是因为自负,他只是在告诉那个当时看似死在面前的老人:哪怕我死去,我也一定还在这条路上,绝不会因为困难或者痛苦而回头。
龙舟的进度现在已经到了最后一步,李尘确信自己想要完善它万无一失,但他忽然在想另一件事,恰似自己剑牢在经历无数阵法的完成后,还能够通过压缩完成在某一刻的威力迸发,那么龙舟为什么不能做到?
构建龙舟的过程中,李尘一直在想,这个物件儿未必只是为了防御那些随时可能出现的攻击,例如当那些通道之外的异兽出现,恰似书生所说的种种情况,如果龙舟之内的剑阵能够如真灵一样自行出手,这岂不是极好的事情。
只是,无论他有多少想法,总要一步步完成,毕竟,整整一百年的时间,按照现在的情况,无论怎么看都是足够的。
在这期间,李尘从未想过外界在这段时间会怎么样,这又是他能够走这么多年,且日日有精进的原因。
此外,整整一百年的时间,他自己本身的秘境,那个以剑为根本的世界,也终于开始了第一次的朝代更替。
他曾经只在史书上看到过这些,但是从未仔细揣摩,这是因为他自己本身距离这些已经越来越远。
直到现在,亲眼看到那个曾经英明神武的君主,在经过那位剑圣的传授后,终于也有了极漫长的寿命,至少要超过鬼蜮洞天世界的任何一位君王。
但是,正似人们常常说起的那句话,一个人是会变的,他今天喜欢吃凤梨,可能明天就喜欢吃苹果。
现在,那位君王在经历了极漫长时间对这个国度的励精图治后,终于在某天觉得自己实在过得很累。
“我明明是这个世上最有权力的人,而且这个世上境界最高的人也是我一手提拔,现在四海升平,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享受呢?”
这一天之后,这位君王的性子忽然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而且是在极短暂的时间,以至于整个国度的人一开始都没有意识到这件事。
直到,这位君王开始要求匠人们为他造出一艘史无前例的船舫,船舫的以虚空为河,以剑气阵法为动力,能在三千里外看到它的光辉。
这位君王的想法很简单,“这个世界诞生这么多年,曾经世上有不知多少国度,如今都在我的手上合而为一,几千年的时间,只有我做到这件事,如今四海升平,无数百姓因我才能过上现的日子,我凭什么不能使用他们?”
只是他这个想法要实施的难度极大,自此,这个国度陷入前所未有的动乱和艰难。
因为要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匠人,一开始,帝都四周的匠人都踊跃报名,这全都得利于君王过去的贤明。
但是很快,人们发现这位君王的巨大变化,曾有人说这位君王爱民如子,他自己也曾说,将每一位百姓视如己出,现如今世人都嘲讽这位君王是易子而食。
短短二十年,他曾经花费大半生做到的盛世,竟已一片狼藉。
有臣子曾以死进谏,却被君王一句话挡了回去,“我已经为了这个国家辛劳一生,如今想休息几天也不行吗?”
无论如何,这艘在这个世界前所未有的船舫终究造成了。
于是,这位君王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巡视,而他一直以来最好的朋友,也是开创这个世界最早七境功法的聂锋,常伴左右,护卫其平安。
或许是这位君王在这段时间也终于听到了一些关于世上对自己怨言的风声,又或许只是为了让自己这个做好的朋友和自己共同分享这个过度当下的繁华,总之,两个人同乘船舫上最高的那一层,再经由阵法的反射,三千里内无人不知,无人不可见。
只是,他仍旧低估了这几十年时间里,民怨究竟积攒到了什么程度。
因为他想要自己的巡视让天下处处可见,所以早在三年前,就让所有的院子或府邸安好阵法,没有别的效果,只为了在船舫将要来临前,整个城池都灯火通明,也让整个城池的子民都看到,我们这位雄才伟略史无前例的君王,将要来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