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失四大名将其三,让在江苏郡巡查的熊完郁郁不乐。
江苏郡作为楚王直监郡,熊完已经是第三次巡查。
作为后世繁华不可一世的上海城,更是重中之重。
熊完无法确认这个上海城是不是后世的上海所在地。
按地图上的方位,只是大概重合。
春申君黄歇选择建设上海城港口之时,都是选择吃水深度大的地方而建。
熊完的要求很过分,未来上海城港口要求可停靠载万人的轮船。
载万人的轮船?
黄歇肯定前所未闻,要造载万人轮船楚国也没有这个技术。
而且他也不理解什么叫轮船?
黄歇不理解归不理解,可是身体很诚实,执行很迅速。
他实在太喜欢建城设港这种基建规划了。
看着高山夷为平地,看着河流阻断成桥,看着荒山野岭变成炊烟袅袅,这种神奇无比的特异感觉,油然盈胸,让他感觉无上的满足。
特别是黄浦江名字的由来。
黄浦江原本名叫断头河。
上海城港口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
黄歇来江苏郡上任后,请调来李冰,两人共同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河道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
从此断头河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
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断头河称作黄歇江。
又因为“浦”是古代吴语中人工河的意思,便将黄歇江简称为黄浦,又名春申江。
这感觉爽不爽?
酸爽至极!
曾经羡慕屈子名垂千古,如今我春申君也因黄浦江之名,也流传万世。
只要黄浦江不干,春申君就在。
让黄歇更爽的是什么?
是浙江郡守李冰!
明明治理黄浦江之功,李冰最甚。
但是,民众就给“带头大哥”的江苏郡守的黄歇设了黄浦江。
李冰也是气得不行:“明明干活的是我,功劳全是领导者。”
虽然知道淡泊名利的李冰这是戏言,但是——
这感觉,真是令人上瘾。
“春申君在意淫什么?”熊完的声音在黄歇耳边响起。
黄歇大惊,急忙拜首:“臣拜见我王。”
熊完挥了挥手:“你我无需客气。江苏郡下邳[pī]县既然已经通了水泥道,那就要开始发展下邳县了。”
熊完和黄歇正巡查到下邳县。
黄歇与熊完踩在水泥道,远望北方,下邳以北,便是齐国。
下邳别称邳国、下邳郡、下邳国、邳州、邳县。战国时期,齐威王封邹忌为下邳成侯,开始称该地为“下邳”。
乐毅率五国灭齐时,楚国把这个地方“拿”了过来,自此成为齐楚交界之地。
其实按后世的地图而论,此时的楚国几乎已经占尽了全华夏的一半疆域。
若是项燕完全掌握倭矮岛,将其归纳楚国,那又是加一国之土也。
如此楚国,终于被自诩中原文明人士的其他六国,开始连横抗南蛮了。
黄歇岂能不知下邳将来必成为楚国与齐国交战之地?
所以他郑重点头,必不负君望。
黄歇道:“下邳新来一个隐士,名为黄石公,长得面目狰狞。自称赵国曲阳人士,因长平之战逃难而来,隐居下邳。黄石公智慧超群,自设教堂,免费育人。教学新颖独特,学生众多。因其长相奇特,被下邳人封为下邳神人。”
熊完差点一口水没喷出来:“黄石公?!你确定是黄石公?”
黄石公,曲阳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与鬼谷子齐名。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今江苏邳州市);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列入道教神谱。
经典故事便是黄石公三次试探张良。发现张良是可造之才,授予张良《太公兵法》,张良凭此书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汉高帝八年,黄石公去世,后世流传《素书》和《三略》。
“文韬武略”成语和“韬略”词语能泛指所有兵书、兵法、谋略、计策、武事、军事等等,便是取自姜子牙《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二书。
黄石公可是比鬼谷子还加神秘莫测的神人,这时候就已经到了下邳?
听闻黄石公活了九十多岁,现在正值三十来岁,若是能收纳麾下,那不是遇神杀神,遇魔杀魔?
如此神鬼莫测的人,熊完岂能错过?
熊完急忙跟随来到黄石公教堂。
教堂就置办于下邳县内石桥边上。
教堂不大,仅容十几个学生。
学生年纪大小都有,却是不多,仅七八人尔。
黄石公身材微躬,本身高大,躬身却显得矮小。
黄石公面衣麻布,补丁甚多,应该是贫苦。
主要是其面容!
面容竟然是坑坑洼洼,扭曲一团,一眼而空,一眼有珠,一耳而无,一耳而全,长得甚是吓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