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以前的二皇子,已经被新帝夏启帝封为昭王,他的王妃刚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还没有请封世子.
夏启帝命昭王住在厩,不用再避居江南.
还有昌远侯府,似乎还没有放弃继续寻找他们一家三口.
盛国公府的消息更多,听说盛国公夫人带着嫡子和收养的义女逃出厩,亡命天涯.
而盛国公府的庶长子盛宁松因为"大义灭亲",向官府举报了嫡母和长姊,幼弟潜逃的消息.得到了一大笔赏钱.如今的盛国公府,已经是他的天下.
盛思颜听到这些消息.回去都当笑话一样说给王氏听.
王氏也当笑话听,只是她们两人都为盛宁柏担心.
因为这些有关盛国公府的传言里,都没有这个庶次子盛宁柏的身影……
过了一个月,盛思颜偶尔下山,发现王家村的村民开始被人督促往药山上寻人.
她不知道昌远侯府是如何想到药山的,只连忙跑回去跟王氏商议.
"娘,下面有人要上山寻我们了.我们怎么办?"
王氏想了想,"这地方极为偏僻,能够找到的人不多.我们这几天小心一些,白天就不出来了,在小石屋里关上门,然后将那些藤蔓放下来,挡住门口就可以了."
那是极好的伪装.
除非是最厉害的猎人,才能看出这里有一个石屋.
盛思颜有些忐忑不安,但还是听了王氏的话.
果然王家村比较能干的猎人和捕蛇人有好几次都来到她们家附近张望,发现了这个小石屋,但是他们并没有出卖盛家人.
王家村的人现下也知道了,当初盛国公的家眷在王家村住过,就是王大娘和盛小姑娘.
王家村的人对王氏的印象十分好,记得她在王家村治好过很多人的病.
乡民虽然行为彪悍,但是是非观也简单.就是你对我好,我就对你好.
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昌远侯府虽然挂出了高额的赏金,但是王家村那些厉害的能搜到小石屋的能人,没有一个贪图那些需要用人命来换的银子.
他们往往在盛思颜她们躲藏的小石屋门口张望一番,喃喃地说一句,"还有几拨人,这些天不要出来……"之类的话.
然后悄悄在附近放下一些刚打的野味,砍下的柴禾,还有装在袋子里的黍米苞谷,接济王氏,盛思颜和小枸杞她们母子三人.
但是那些昌远侯府专门请来搜山的能人,却总是无缘无故被"猛兽"咬死,丧身在山间.
过了一阵子,昌远侯府也觉得盛家三人不会在这山里.
因为她们一个是娇滴滴的大小姐,一个是身怀六甲的孕妇,还有一个是两岁的幼儿.
在这个连巡山的老手都不可能活下去的地方,这三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肯定更活不下去.
所以她们一定不会躲在这里.
大隐隐于市,也许还是藏在厩里.
搜了半个月,昌远侯府便将人手撤走了,去别处搜寻.
盛思颜和王氏就在这山间住了下来,等着周小将军归来的那一天.
她们一等,就等了两个多月.
十一月初的一天,山上突然下起大雪.
鹅毛般的大雪将药山盖得严严实实,就连王家村最厉害的猎人都不敢再上山了.
盛思颜她们准备不足,一下子断了炊,没有吃的了.
饿了两天,到第三天傍晚的时候,三个人围着火堆坐着,只能烧点水喝.
盛思颜见小枸杞饿得想哭又不敢哭,一咬牙.把所有的冬衣都穿上了.对王氏道:"娘.您陪小枸杞睡一会儿吧.我去去就来."
王氏忙道:"你不用出去了,再忍一天吧,外面还下着大雪呢."
盛思颜笑道:"没事的.我前几天安的捕兽夹,一直惦记着呢.也不远,就在附近,我去抓了回来,还能再过上一阵子."
王氏还要再劝,盛思颜却已经推开门.一头扎进大雪当中.
王氏追到门口,看见外面的大雪铺天盖地,门口已经堆起来快一尺深的积雪.
而盛思颜正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风雪中前行.
她的背影娇小柔弱,在呼啸的寒风和大片大片的穴中很快就看不见了.
王氏的眼角湿润了,她擦了擦眼,轻轻将大门关上,挡住了门外的寒风.
小枸杞轻声问道:"娘,大姊是去找吃的吗?"
王氏点点头,"是."走过去坐在小枸杞身边,将他揽在怀里.低声道:"来,跟娘睡一会儿.睡着就不饿了.".[,!]
小枸杞懂事地应了一声,靠在王氏腿上睡着了.
盛思颜记着自己以前埋下捕兽夹的方向,从小石屋出来,便向右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过去.
等她走到那埋捕兽夹的地方,她发现那里的雪比小石屋门口还深,想要知道雪里面有没有被捕兽夹抓住的野兽,她只有把这里的雪撬开.
盛思颜四下看了看,看见有被大雪压得弯下来的松枝,便走过去,攀起一根松枝,使劲儿拽了下来,然后用松枝去那边挖雪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