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殖民者300年没有做到的事情,在帝国雄厚的财力推动下,仅仅两年已经大变样了。
在新殖民区加里曼丹岛,举凡公路铁路干线延伸到的地方。周边十几公里乃至于几十公里土地,都非常适合于殖民开拓,大规模烧荒垦地,建成一座座种植园和农场。
大唐帝国作为新兴的世界殖民大国,在该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
无非是烧荒过后,伐倒无数的热带大树,刨出树根,将混合着厚厚草木灰的土地深翻,耙平,去除碎石草根,就可以形成大面积的宜耕土地。
在这些土地上修建灌溉水渠,经历几茬农作物的生长之后,每年的庄稼收割过后,秸秆焚烧还田,再次犁开深翻,耙平……
只要几年时间,生地就会变成高产熟地,热带森林变成良田,源源不断的生产出大量农产品供应市场。
想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先期投入,采用人力和机械相结合的办法事半功倍,动用汽油烧荒更是一绝。
在热带雨林地区由于草木湿润,想要点燃山火可不容易。
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就是汽油,泼洒了汽油的大树和灌木燃烧非常猛烈,而猛烈的火势会迅速蒸发森林中的雨水湿气,形成黑烟滚滚蔓延的火线。
若是燃烧后继不力,需喷洒汽油助燃,就可以让凶猛的山火再度蔓延起来……
没有汽油,潮湿多雨的热带雨林烧着烧着就熄了,难以形成大面积的山火烧荒。
在大唐帝国热带开荒拓殖的标准中,烧荒必须要将灌木丛焚烧殆尽,要将树木枝杈焚烧殆尽。达不到标准的还要二次烧荒和三次烧荒,大面积使用汽油就是最关键因素。
所以说,汽油是热带雨林地区开荒最犀利的武器。
天堂岛的开荒经验,非常适合于加里曼丹岛开荒拓殖,从沿海地区一步步向内陆深入。
而在沿海潮湿的大面积滩涂地区,开荒最重要的就是筑起低矮的堤坝,防止海水倒灌,经过多年以后,排干沼泽地区积水,形成较为坚实的地面。
在此基础上
重复大面积山火烧荒,伐倒大树,刨出树根,深翻土地耙平,去除草根碎石一这完整的过程。
一般来说,淡水沼泽地区经过改良,地力更肥沃,土壤营养更丰富,绝大部分都会成为优质水稻田,比旱地产量更高。
扪心自问,大唐帝国皇室对天堂岛这块海外皇家直属领地,除了部分早期的建设资金投入之外,很多时间鲜少问津,投入的精力较少。
而这块皇家直属领地,已经持续数十年反馈丰厚收益,是最成功的皇家海外直属领地。
整个天堂省,从早期的年均上缴财政百余万唐元,至如今年均上缴财政数千万唐元,成为皇家内务府收入的稳定增长点。
非但如此,该省的人口向周边地区移民扩散,有力地巩固了包括吕宋王国,宿雾王国,棉兰老王国,兰芳国华裔主导的人口结构,为稳定社会治理贡献了巨大力量。
不可否认,大唐帝国偏向华裔的政策,也为该地区的华人移民社会扩散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规矩些的华人移民会在人口市场购买当地女人为妻为妾,而更多的华人移民传承了帝国的强横风格,直接就动手抢。
在吕宋群岛,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爪哇岛等地,强抢当地土着女人事件屡见不鲜,甚至愈演愈烈。
帝国驻军和政府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别闹出人命,告上去也没有下文。
这也是荷兰白人殖民者急眼的地方,短短两年多时间,据估计有不少于18.7万白人适龄妇女遭到掳掠,真实情况恐怕更严重。
在整个东印度群岛,白人殖民者的数量也仅仅是区区百余万。
这么多年轻白人妇女在战乱中消失,简直就挖断了白人家庭的根系,在这两年混乱的局势中,几乎不可能再找到,怎么能不急眼呢?
急眼归急眼,这都是拓殖发展中的小问题。
大唐帝国政府考虑到移民当地的华人,多以男性青壮年为主,很多都是天堂省家庭中的庶子,希望在新殖民地闯出一片天地。
不管什么方式,华裔男性移民成立了家庭之后生儿育女总可以稳定下来,对殖民扩张是有益的方面,所以很少加以干涉。
成家立业以后,性子总要稳当一些。
这种情况确实对当地白人和土着马来人不公,但公平是非常奢侈的东西,帝国只能优先满足华裔移民需求,在这一领域基本放任不管。
一般来说
新殖民地度过了早期的3~5年军管时期,这也是当地基础建设高潮时期,社会局势确实相当程度的混乱。
掳掠当地妇女,强占土着田地甚至杀人放火的事件时有发生,这也是动荡时期。
渡过了这一时期,在纳入帝国海外行省管辖后,将逐渐建立起规范的法律制度和行政管理体制,大概4~5年的时间,将社会行为纳入规范的正确轨道上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