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人一路直奔到大队临时歇脚,谢一城先给三人招呼着吃饭歇息,转身去找吴孝。
“谢队长,咋现在回来了?在北平听见啥风声了?”
吴孝瞧着谢一城打趣道:“我还以为要再等一阵才回大队呢。”
“啥风声能从大队这边传到北平被我知道。”谢一城轻笑着道,“这边我哥接上媳妇,我给送到地区,他们从地区那边顺道回部队。”
“那等会儿要跟谢一国首长见见面,高低要道一声恭喜。”
谢一城目光直视,就这么看着吴孝。
“咋这么瞅我?”
“队长,你怎么也是副营级干部,38军部队跟咱们也不沾边,整的还以为是多大的干部娶媳妇。”谢一城开着玩笑。
吴孝轻笑摇头:“那你应该问你哥,放不放心你在队里。”
“那等会让我哥来找你唠唠,我给人再送走。”
谢一城知道吴孝说的是什么意思,就是让谢一国放心。
后续他在大队里面担任副队长,有吴孝在这两人搭班子肯定和谐点对双方都要好,吴孝这也是让谢一国放心。
正聊着,谢一城想起来时的事:“对了队长,有件事要跟你说一声。 ”
“啥事你直接说就行,咱俩没必要藏着掖着。”
“也没藏着掖着,是家里的事。”谢一城组织一番语言将胡碧芸的情况跟吴孝讲述一遍。
“这确实是个要紧事,一点也拖不得。”吴孝沉思想着,“你要下山多久?”
“找着人带着去屯子里,确定情况给人家同志送回去。”
“这样不成,后面还有事。”吴孝开口说着,“你现在已经是咱们大队副队长,在基层也待了这么久,有些话我就跟你直接说。
“一次双胎这不是啥小事,之前我家那边也有过类似情况,比单胎的要难,你这边必须多注意。”
说完吴孝看向谢一城:“你也别太担心,就跟你说的那样,现在是二胎,比头胎要好得多。
“这么的,你写个报告,我跟你一起签字,给你放一段时间假,等你媳妇生了孩子坐上月子,你到时候再回大队。”
“队长,这不成吧?”谢一城有些吃惊,“按照早先你跟我说的,我回来待一阵,等我媳妇要生了再回去。”
“早先是这么说的,可这不是总队那边安排来人了,能帮你接手一些工作,虽然现在不是太熟也好得多,有人帮忙你先紧着家里事来吧。”
吴孝安着谢一城的心:“大队这边又不比以前,是战争年代家里有事也回不去,别说生孩子,家里没了人,真要打仗也不能随便走。
“大队这边事又不是什么天大事,缺了你不能忙活,你媳妇这怀双胎的事才是大事。
“换成我,大队这边我啥都不要,也要保着媳妇孩子安稳。
“后续大队这边我来说,再说你这几年也没咋休假,去年去北平也是接受嘉奖邀请,不属于个人事,没啥大影响。”
谢一城深点头:“队长,有你这话在,我这心里就踏实了,就是我这边忙活事,你那边回家耽搁了。”
“我回家啥时候都成,媳妇孩子都在家安稳没事,紧着你这边来。”
“那等回头你回家多待一阵,大队这边我给你帮衬着。”
“到时候你不帮我还不乐意呢!”
看谢一城安了心,吴孝又道:“去跟邵指导员见见面熟悉熟悉,后面你该下山下山,你的事就别跟他提了,回头我再跟他说。”
“这能行?”
“你提了他又抹不开面又说不了,回头我跟他好好唠唠就行。”
谢一城最终还是根据吴孝的提议出屋,找到邵义进这位新任指导员。
看着二十五六岁,比谢一城大上几岁也不多,第一眼给谢一城的印象就是,大队来了个文化人,一身知识分子气息,但是身上又有些技术人员的气质,两者交杂在一起。
谢一城主动开口,对方也很热情,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在一个大队内搭班子,肯定不会头一次见面就闹矛盾。
从对方口中谢一城才知道,邵义进还是一位大学生,东北本地的学校,毕业时间也没几年。
所在大学解放前叫尔滨中俄学校,这个学校在早先就两个专业,一个是铁路建设,培养铁路技术人才,一个是电气工程,主要也是跟铁路相关。
这个学校早在1925年,就有了红方出现,被小鬼子侵略占领后转入地下。
当然,这个学校现在说出去名声不显,但是经过多年后,这个学校有了另外一个称呼,尔滨工业大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工大。
对于这种上过大学的文化人愿意下基层工作,谢一城都是多看一眼,在基层,才是最辛苦最累的,愿意下来的多是脚踏实地的同志。
只希望后续邵义进能在大队这边待下去,一位有知识懂技术的干部,起步就比九成人要高。
没有打过仗没有立过功又如何,出身好在基层有工作经验,本身又懂技术有文化,这在部队都是抢着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