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中,还坐了许多逛灯市逛累了的游人,一边饮茶,一边窃窃私语着街市上的热闹。
林深推开窗,一股冷风透窗而过,茶楼内温热的气氛随之一空,原本弥漫着的说话声也瞬间安静下来,众人都扭过头去,寻找冷风的来源。
窗外,朱雀大街上灯火辉煌、流光溢彩,还不时有烟花冲天而起,在夜空中划过,与天边那一轮明月争辉。
大街上人流的笑闹声、小贩儿的叫卖声,烟花爆竹的噼啪声,舞龙舞狮的锣鼓声,均从那扇打开的窗户中穿过,钻入茶楼内客人的耳中。却又因为离得有些距离,听的不是那么真切
一瞬间,茶楼上所有人都将目光注视在窗前那个年轻人的背影之上。
随后,便听到那男子吟诵了一句诗词。
汴梁城里的居民,读书人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毕竟商业发达,而且开春就要春闱,很多举子已经提前来到了京城熟悉环境。
听到有人吟诗,众人似都忘记了刚刚吹来的凉风,全都不说话看着林深,等着他吟诵第二句。
更有好事者,噔噔噔跑下楼,找掌柜的借来了笔墨,要将诗抄录下来之后再做品评。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好···”
刚刚才念出了一句,便有人拍手叫好,却随即在旁人责怪的目光中偃旗息鼓。是啊,大家都等着人家往下念呢,怎么可以随意打断。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次没有人拍手叫好了,但窃窃私语声响了起来。有文人士子在低声品评这几句,一边说还一边点头。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几句,林深一口气全部诵出,随即转身,对上了长歌郡主在月光和烛光下,依旧清亮无比的眼睛。
“好”,“啪啪啪···”
这次,茶楼里的茶客们都拍起手来,就连跟林深同坐一桌的长歌郡主和李文瑶也忍不住拍了两下。
林深放下窗子,走回桌前坐下,洪平碛忙倒了杯茶递了过来,“贤弟大才,为兄真是拍马难及啊。”
林深忙双手接过,谦虚了两句。
李文瑶忽闪忽闪大眼睛看了林深一眼,又转眼看了看长歌郡主,忽然“噗嗤”一笑。
“明月姐姐,似林郡马这等品貌,又有如此文才,便我是那明湘姑娘,恐怕也要出个对子难一难他呢。”
“好你个不知羞的,当着洪公子的面,也敢如此说话,你小心洪公子把你休了···”
长歌郡主也不是好惹的,听到李文瑶调侃,马上反击了过去。
“不瞒郡主,不怪文瑶妹子做如此之想,听了讲修贤弟所做过的几首诗词,便是平碛也恨不得化身为女子呢。”
洪平碛不知是知趣,还是本意就要舔李文瑶,竟然顺着李文瑶的话说,反倒把长歌郡主弄得有些脸红。
至于林深,自然是一脸淡然,内心紧张。
自己好不容易拿出一首千古传诵的词,把刚才的事儿给送走,没想到又被李文瑶给拽回来了,而且洪平碛还在一旁添油加醋,摇旗呐喊。
这是想把自己给送走啊。
这时,有人拿着抄录好的词过来,请林深在上面题名并署名。
林深哈哈一笑,这么好的露脸的机会,当然是要让郡主出面。不光是他的字拿不出手,而且是要在外人面前显示他们夫妻一体,恩爱异常。
当下俯身在长歌郡主的耳旁,轻轻说出了词的名字。
嫦娥郡主也不推辞,接过毛笔,在纸上写下题目《元夕》,又在词尾写上了林深的的字“讲修”。
旁边有人说,汴梁不愧是京城,当真是文风鼎盛之地。前些日子听说有人在天香楼做过两首诗,分别在士人举子和女子当中传唱,没想到今日这个叫“讲修”的年轻人也不弱于那位,当众吟出的词绝对是大家风范,青史留名。
说着,便要过来与林深结交。
林深招架不住,勉强应付了几句,收下了茶楼上众人的帖子后,带着长歌郡主等人仓皇而逃,倒是让落在后面的李文瑶看到了才子的另一面。
火树银花不夜天。
若是想继续逛,便是逛上一夜,也有新奇绚丽没有看过的景象。
只是经过刚才的一幕,长歌郡主似有了困意,林深向洪平碛和李文瑶打了招呼,扶着郡主上了马车,回卫王府了。
回到府中,长歌郡主却并未歇息,反而先到书房,亲手执笔把那首《安得世间双全法》,和刚刚林深所做的《青玉案·元夕》分别写了出来,一左一右摆在书案上,不再说话,心里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见郡主不说话,林深便也不说话,怕晚上再喝茶影响睡眠,默默地给郡主倒了杯水放在案头。
“郡马,那位明湘姑娘,生的很美么?”
长歌郡主忽然开口问道。
虽然知道郡主这一番作态,肯定是源于那个明湘姑娘,但郡主既然没有开口,林深也不好贸然的便打乱她的思绪。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