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面,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已经占领了东北90%以上的地盘控制了80%以上的人口,把国军四个兵团55万兵力困在沈阳、锦州、长春三个地区,根本无法动窝。
西北战场,不到8万兵力的西北解放军,粉碎了22万国民党精锐部队的疯狂进攻,解放了革命圣地延安,并解放了十多个原由国民党占领的县城,恢复了整个西北解放区,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华北战场,华北各兵团解放了石门和河北省省会保定,整个河北和山西、察哈尔三省根据地连成了片。
华东战场,华东野战军和华东军区地方部队已经发展壮大到70多万人,解放了山东大部、苏北一部、豫东一部,国军在山东仅占据着青岛和济南两个城市,城外被共产党的军队团团包围。
中原战场,中原野战军转出大别山后兵锋向西,四兵团与六兵团10万兵马攻克河南重镇洛阳,河南一半地区已成了解放区。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对整个中原地区形成东西夹击之势,逐鹿中原已经渐露峥嵘。
为保住徐州这个南京北大门,国民党统帅部再也顾不得大别山区了,急急把主力部队调到徐埠地区,武汉前线总指挥对老头子的乱插手气愤异常又无可奈何。
至此,大别山区及周边国共势力对比发生大逆转。解放军鄂豫军区在原来四个独立旅的基础上扩编为四个独立纵队,常备兵力5万多人,加上武装民兵,能用于作战的兵力超过10万人,而国民党在大别山外围的部队只有桂系的两个师和湖南的一个师不到7万人,这三个师都是跟解放军作战打残后补充的部队,战斗力和士气远没有两年前水准,靠着这点儿兵力,白长官就是诸葛重生也奈何不了大别山根据地了,别说重点进攻,连防御都成了问题,只能把兵力收缩到信阳、麻城等重要城市。庄云清所在的整48师也被撤到了麻城,鄂豫军区解放军乘势发动反攻,不到三个月时间就解放了英县、商城、光山、金寨等二十多个县,大别山地区已经成为解放军稳定的根据地。
杨毅的独立三旅在6月份被扩编为独立三纵队,杨毅也成了纵队司令员,鲁彦为纵队政委,钟国功任参谋长,孙北啸任副司令员,原三分区党委书记魏全担任纵队政治部主任,纵队下辖独立五旅、独立六旅、独立七旅以及特务、炮兵、后勤、教导四个直属大队,郭松担任了独立五旅旅长、政委江大元,沈德基担任独六旅旅长、政委是杜勤成,吴永正担任独立七旅旅长、政委刘树斌,孙北啸任特务大队大队长政委是肖雄,邱宇亮任炮兵大队大队长兼政委,丁岚担任后勤大队长金莺任政委,李维任教导大队长肖大牛任政委。
为了让大别山地区成为中原解放军稳定巩固的根据地,鄂豫军区给独立三纵队的任务是在年底之前彻底清除大别山区的匪患和反动地方势力。这个任务对独立三纵队来说没有大的困难,这时大别山区里的老百姓已经全部发动起来了,人民群众已经看出国民党这次是真的要完了,大家心里有了胆气,有了盼头,开始踊跃参军、参加民兵,积极配合部队剿匪清除国民党残余力量,抓特务挖奸细。赶在冬季到来之前,独立三纵队已经圆满的完成剿匪任务。
与此同时全国各大战场相继传来特大胜利消息:
9月中旬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历时八昼夜,全歼守敌10万4千人,俘虏第二绥靖区王司令。
9月下旬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发动了辽沈战役,至11月2日,历时52天,歼灭国民党东北"剿总"及所属4个兵团部、11个军部、36个整师及地方部队计47.2万人,俘国民党军少将以上军官186名,解放了东北全境,随即挥师开进山海关兵锋直指平津。
11月初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密切配合,在徐埠战场与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的国军五个兵团共56个师展开决战,解放军以机智灵活的战略战术和英勇顽强的作战意志取得了完胜,于1949年1月10日历时两个月歼敌55.5万人,俘虏敌剿总杜副司令,击毙敌第二兵团邱司。长江以北地区大部分得到了解放。
“嗷!胜利了!”“太好了,国民党彻底完了!”“打过长江去!打到南京去!”白云山独立三纵队院子里,正在收听收音机里新华社广播电台播送淮海战役战果的干部战士和群众一片欢腾,魏雪一头扑进江紫竹的怀里哽咽着说:“紫竹姐,我们胜利了,我爸妈要是活着该多好啊!”。
江紫竹红着眼圈紧紧搂着她的通讯员:“是的,小雪,我们距离全国解放已经不远了,胜利是千千万万的烈士和英勇无畏的革命者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其中就包括了你的爸爸妈妈还有英县牺牲的那些革命同志,我们会永远永远纪念他们的,我们的后代也要纪念他们。”
杨毅大声说:“紫竹说的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革命的胜利是怎么来的,紫竹你现在就跟县委的同志们研究一下,选一个山清水秀、交通便利的风水宝地建一个烈士陵园,竖立烈士纪念碑,把自打红军时期以来为民族自由、独立解放、抵御帝国主义侵略牺牲的烈士遗骸都安葬在烈士陵园里,找不到遗骸骨灰的就建衣帽塚,你们县委立下一个永久规定,每年清明节的那天县委都要带领机关干部和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追悼革命烈士,缅怀先烈事迹,世代传承决不忘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