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不到粮食,她们靠吃草根、积雪顽强的向西走了两天,一路上并不平静,要时不时的躲避土匪和小保队的搜捕,一天走不了几里路,叶灵生产后原本奶水就不足,连续饿了几天,小楠楠再也吸不出一滴奶水,连哭都是有气无力了,朱医生说再搞不到粮食,小楠楠活不过今晚。大家也知道,如果再不吃到像样的食物,别说小楠楠,大家有一个算一个,坚持不了两三天。
昨天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她们在这四处漏风的草棚里拥挤在一起取暖,几乎冻僵,今天一早沈慧和徐兰英脱掉破烂军装,只穿里面长满虱子的衬衣,发誓要到附近村子里讨要些粮食回来,即使跪求哭讨也豁出去了,朱医生要跟她们一起去,让沈慧拦住了,说是两个弱女子要饭要容易些,为防万一,沈慧带上了她的手枪,不过手枪里只有三粒子弹,朱医生和叶灵手枪的子弹也只有几粒,沈慧把最后一刻手榴弹留给了朱医生。
“叶大姐,我们在太行山根据地好好的,干嘛到这大别山里来受这份罪啊?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咱们野战军打了那么多大胜仗,消灭的蒋匪军成千上万,又不是打不过敌人,为什么要跑上千里到这个穷山僻壤来?过来后咱们主力就没打过一次像样的胜仗,死伤倒是不少,还让敌人撵的没有个落脚地方,来的时候首长还说大别山是革命老区,大别山的人民热切的期盼我们去解放他们,可是你看看这里的老百姓,哪有一点欢迎我们的意思,一个个都像跟我们有大仇似地,连口吃的都不给我们,还跟蒋匪军联合起来围剿我们,这到底是为什么啊?”小护士张秋萍哽咽的说不下去了。
“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块布用来补军装,最后的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送去上战场。”
胡东芳流着泪低声吟唱后说:“这要是在太行山,老乡豁出命也会保护解放军伤病员和掉队的同志,大别山的老百姓跟共产党亲近的都被国民党杀干净了,剩下的跟三九天一样冷,都是反动派。”
叶灵舔着渗出血丝的裂唇坚定的说:“我们千里挺进大别山,就是要把国民党重兵吸引过来,不让他们祸害河北、山东、山西、陕西根据地的老百姓,让西北、东北、华北野战军能减轻压力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为了革命大局,我们中原野战军做出的牺牲是值得的,同志们,咬紧牙关,度过眼下这最艰难的时期,最后的胜利不会太远了。”
“呯!呯!呯!”远处传来几声枪响。
“糟糕!兰英姐、沈慧姐遇到敌人了。”张秋萍站起身匆忙推开草窝棚的栅栏门,向远处了望。叶灵忙把怀里的孩子交给胡东芳抽出手枪站了起来,朱医生也把腰带上最后那颗手榴弹抽了出来,探头向枪响的方向望去。
没过多长时间,就看到远处山沟尽头一队拿枪的人从拐角山坳转出来,向这边走来,队伍里还推搡着两个被捆绑的女人。
“糟糕!是兰英姐和沈慧姐,她们被敌人抓住了,还把敌人引过来了。”张秋萍惊叫道。
不用张秋萍说,叶灵和朱医生也能看清楚,被捆绑推搡着往这边走的两个女人正是外出讨饭的徐兰英和沈慧。
叶灵说道:“不是小徐小沈把敌人带来的,是雪地上的脚印暴露了我们的行踪,朱医生,你把手榴弹给唐处长,你带小张、小胡快撤,我产后还没恢复走不动了,唐处长也走不了了,你们快走,把楠楠放地上,没吃的孩子活不了多长时间了,见到我家老李,告诉他我叶灵对不起他,没能保住孩子。”
朱医生不为所动,苦笑着说:“叶主任,你觉得你和唐处长凭两把手枪五粒子弹,一颗手榴弹能挡住敌人多长时间,这茫茫大雪封山一步一个深脚印,我们又能跑多远躲哪去?就别费那个力气了,现在我们五个人有五粒子弹,要是不想做俘虏就一人一粒子弹自杀,围在一起拉响手榴弹也行。”
张秋萍脸色煞白颤抖着哭叫:“我才17岁,我不想死,不想死。”说罢冲出窝棚就向山沟东面深一脚浅一脚的跑去,可能被石头绊了一下,一下扑倒在雪地里,但立刻爬起来继续跌跌撞撞的向前跑。
朱医生叹了口气,把叶灵拉进窝棚带上栅栏门,又把叶灵的手枪夺了过来,低声跟大家说:“小张跑不了多远就会被敌人抓到的,我们大家这回跑不掉了,我快五十岁了,死不足惜,不过你们几个人,唐处长30出头,小张才17岁,眼看国民党就要完蛋了,我们就要取得革命的最后胜利,你们就这样死了就太可惜了,叶主任,抱着楠楠领着小张、小胡和唐处长出去投降吧,假投降,楠楠只要有些米汤就能活下来,唐处长的肺结核也是早期,还能治,有一盒盘尼西林就能除根,你们也没有掌握部队的核心机密,不会给野战军造成多大损失,甚至可以跟敌人透露些胡编乱造的假情报,说不定还能帮到野战军,你们想办法活下来,以后的事以后说,为了小楠楠一定活下去,就是以后受些委屈也是千值万值。就这样,小胡,唐处长,搀着叶主任报好孩子,你们出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