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晋冀鲁豫军区的整编方案是:主力部队取消八路军129师番号,组建晋冀鲁豫野战军,刘伯承任司令员、邓小平任政治委员。
晋冀鲁豫军区主力编为第1纵队(辖第1、第2、第3旅),杨得志任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
冀南纵队改为第2纵队(辖第4、第5、第6旅),陈再道任司令员,宋任穷任政治委员;
太行纵队改为第3纵队(辖第7、第8、第 9旅),陈锡联任司令员,彭涛任政治委员;
太岳纵队改为第4纵队(辖第10、第11、第13旅),陈赓任司令员,谢富治任政治委员。
同时,晋冀鲁豫军区组成25个团的架子,出山海关调往东北。
大的整编方案确定了,之后的几天就是各部队具体的整编。杨毅的独立15团被编入第2纵队第6旅第15团,杨毅任团长、鲁彦任政委、纪逢春任参谋长。15团下辖一个团部、3个步兵营、6个直属连(警卫连、侦察连、骑兵连、炮兵连、工兵连、辎重连),共2663人。
15团如此编制不但在第6旅是最强的团,在第2纵队也是数一数二的强悍。按野战军编制规定团一级建制是三个步兵营加三个直属连:特务连、机炮连和辎重连,人数2100左右。而杨毅的15团比其他团多了三个直属连相当于增加了两成的战斗力,开始整编时,旅部首长和纵队首长都不许下面部队超编,这主要是考虑武器装备、军费和给养负担,杨毅说服不动邢旅长、任政委就直接跑到宋政委跟前求助,他的理由是15团并没有乘整编机会恶意扩编,只是保持15团原有的编制不动而已,15团在之前的几次大规模战斗中都表现卓越,屡次得到上级的嘉奖,现在可好,立了大功没有奖励反倒要把有功的干部战士裁撤退役,实在太寒战士们的心,这个工作他杨毅没法去做。
当老首长耐心的跟杨毅解释上级的困难时,杨毅拍着胸脯保证15团的武器装备、军费和给养标准与其他团相同即可,缺额部分15团自身解决绝不给纵队和旅部增加额外负担。
杨毅的保证让纵队陈司令和宋政委很是心动,如果不需要增加负担,上级当然也希望属下部队战斗力越强越好,也就默认了15团的原有编制。
其实即使如此杨毅还是打了个埋伏,15团还有个编外部队,这就是教导队,教导队是一个营级规模的新兵培训营也可以叫俘虏营,常备专职教官都是伤残军官,负有培训新兵教化俘虏的任务,武器装备除了重武器少些,轻武器跟作战营不相上下,关键时候也能参战。
值得一提的是,教导队还有一个军官训导班,专门培训连排一级的军官,杨毅定的章程:15团的连排干部都要到军官训导班学习,培训考核合格才能进部队带兵。杨毅、鲁彦、纪逢春、林颖、钟国功等人都是教导队军官训导班的教官,当然这些基层军官学院结业时都要经过血誓甄别,确保忠诚度绝无问题。
同旅的13团刘团长、吴政委虽然眼热15团的强悍,但是自家人知自家事,他们清楚养一支骑兵连、工兵连有多么烧钱,家底绵薄,就是标准建制还得精打细算一文钱掰成两半花,哪敢设想自力更生超编扩军了。
不过眼热归眼热,13团的军政主官对15团的强悍只有羡慕没有嫉妒,从心里讲还感到由衷高兴,几个月的交往他们对杨毅的印象超好,协同作战有15团一起绝对令人放心,杨毅这个小老弟硬是义气的很,只要13团开口,得到的总是超过预期,从没落过空,13团遇到危险,15团只要得到讯息总能及时支援解围。13团上下谈起年轻的杨团长和15团没有不伸大拇哥的。就连其他旅的团长们也羡慕13团有一个好搭档。
能够保住15团的原建制,成为主力中的主力,杨毅自然是心情大好,这几天是春风得意马蹄疾,闲暇时哼着小曲,走路两脚生风,真正的志得意满。
正所谓乐极生悲,古人云是半点不带错的,正当杨毅愉悦畅快时,野战军政治部来了一个排的执法队,领头的干部出示公函将杨毅和鲁彦带走了。
到了政治部审讯室,将两个人分开关押,不知道鲁彦被关在那里,反正杨毅不明所以的就被关了两天,这两天每天一个窝头两碗清水,可把杨毅折磨坏了,饿,饿的是前心贴后背走路打幌,渴,渴的是嗓子冒烟唇裂出血。
熬到第三天杨毅被提审过堂,坐在被审席位椅子上,杨毅看清了审讯席主审人的面容,心里暗自叫苦,真是冤家路窄啊,怎么就犯到这个小人手里了?
主审官不是别人,正是杨毅曾经救过、又曾多次得罪过的原冀南特委副书记秦政,原来冀南军区合并进晋冀鲁豫军区后,秦政就被分配到军区政治处担任副处长,这次整编秦政又被任命为野战军政治部任监察处处长,秦政始终对杨毅这个年轻人欠奉好感,以前每次想教训一下杨毅,都被宋司令员给搅了,秦政也就知道宋司令员欣赏杨毅,他虽然心有不忿也忍在了心里,现而今他秦某不归姓宋的管,杨毅又有了把柄落在自家的权限之中,自然可以好好出出这几年的积怨恶气了,所以执法队把杨毅带回来,秦政不审不问先把杨毅关了两天,煞煞对方的威风,出出自己心中的积怨,不过秦政也不敢做的十分过火,杨毅毕竟是一团之长,第二纵队宋政委还是杨毅的顶头上司,肯定会过问杨毅的事情,在没有把杨毅的罪行砸死钉牢时,就不能让杨毅受伤,更不能让他暴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