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鲁彦、纪逢春等人得知屯留的晋军竟然放弃了大路绕远走了小路感到有些惊诧,不过这也没关系,时间还来得及,鲁彦立即率领埋伏在大路两面的步兵营撤出伏击圈,向西急速运动,纪逢春带领快速机动部队在青纱帐的掩护下向南运动准备扎口袋,杨毅则带着警卫排和团部的人骑马飞奔到西贾村村北的田野,来到工兵连的阻击阵地,向工兵连和教导队的干部战士做了紧急战斗动员。
原本埋伏在这里的工兵和教导队的指战员还以为在这次战斗中充当了打酱油的角色,沮丧怨气充斥部队,现在听说晋军主力即将到来,一个个激的嗷嗷叫,摩拳擦掌要打个漂亮仗好好出口怨气。
接近下午五时,侦察员骑马飞奔来报,大批晋军以6辆装甲车开路离这里不到5里了,而电讯兵报告,鲁政委已经到达后面预设阵地,三个步兵营正在紧急构筑二线阵地,这也是杨毅和纪逢春的意见,由于预先估计不足,工兵连和教导队在这边预设的伏击阵地偏小了,无法兜住一个团的敌人,三个步兵营到达之后需立即修筑二线阵地,把口袋加大,杨毅让通讯员通知工兵连和教导队注意观察天上的信号弹,一旦发出两发红色信号弹,工兵连和教导队就迅速脱离一线阵地,撤到后面的二线阵地躲避敌人的重炮轰击。
二十多分钟后,敌人露面了,最前面的是4辆挎斗三轮摩托车驮着一个班的斥候兵,后面500米是晋军的大部队,由于乡间土路狭窄,路面上只能并排行走两辆轮式装甲车,路的两边一边一辆半履带装甲车把路边地里的玉米秸秆推倒碾压出两条新路,长长的汽车车队跟着轮式装甲车在土路上行进,步兵则在庄稼地里跟随着半履带装甲车跑步行进。
杨毅亲自把持操控一门去了护盾轮架的三生七战防炮,为了保证三生七战防炮的操控稳定性并方便拆卸运送,杨毅特别让枪械所制作了战防炮活动支撑架,这种支撑架就像一个放大的重机枪支架,三只腿顶着个卡座,打仗时三只腿插入地下撑稳把炮身放在卡座上卡牢,上下左右可以小范围调整方向仰角,开炮时后坐力能把支腿拔出一截,不过并不足以掀翻支架,支架总重1百来斤,一匹马能运走,两个战士能安装,比原来二百多斤的轮架方便了许多。
眼看敌人的斥候摩托车临近阻击阵地50多米停滞不前,显然斥候兵发现了前面的异样,杨毅看了看斥候后面的装甲车距离阵地有五六百米,不再迟疑,对着路上左面的装甲车拉动了炮绳,“嗵!”的一声钢管脆响,一枚37毫米直径的穿甲炮弹飞出炮膛以每秒400米的速度飞向目标,“轰!”的一声巨响,穿甲弹钻入装甲车身,爆破部瞬间遇到强大阻力挤压被引爆,四散的弹片和强大的冲击波让装甲车里面的5名成员秒归黄泉。
“嗵!嗵!嗵!……轰!轰!轰!……”随着杨毅操控的战防炮发言,阵地上11门战防炮也相继开火,虽然其他炮兵没有杨毅的好眼力和操控技术,还是在第一轮炮击就干翻了4辆敌方的装甲车,日产装甲车上只是安装了两挺重机枪,并没有火炮,剩下的一辆轮式装甲车和一辆半履带式装甲车驾驶员发现情况不对,立时停车倒退,可是身后的路被汽车和步兵堵得严严实实,没等后面的路清开,杨毅的第二发炮弹又到了,打翻了路上的那辆轮式装甲车,而其他11门战防炮在干掉最后一辆装甲车后还将4辆汽车打着了火。阵地前的4辆摩托车上的斥候兵早让工兵营的机枪手们送上了西天,重机枪、迫击炮、步兵炮这些射程超过800米的武器相继开火,虽然达不到精准杀敌,但是对面敌人的密集程度,让炮弹和子弹的有效杀伤力提高不少。
对面的晋军不愧是培训下级军官和优秀士兵的教导团,面临突然打击没有造成多大的恐慌,晋军步兵立即利用报废的装甲车和汽车车身做掩体,架设起轻重机枪和九九式步枪进行反击,炮兵们迅速把山炮和步兵炮从汽车后面卸了下来,选择阵地快速架炮,由于有装甲车、汽车和地里的庄稼挡住了射界,杨毅和他的炮兵没有发现晋军炮兵的动作,直到大批试射的炮弹飞来时,他们才知道己方的优势已经丧失,敌人试射的炮弹几乎没什么准确性,但还是给己方工兵连和教导队造成了一些杀伤,敌人的机枪和步枪子弹也造成了己方十几个伤亡,杨毅知道敌人经过试射校准后炮弹的落点会更准确,己方的战防炮绝对不是山炮的对手,立即让杨静向天上发射两枚红色信号弹,命令一线阵地上的战士撤到二线阵地。杨毅自己也快速帮炮兵拆卸战防炮,跟另一名炮兵抬着炮身爬出战壕,向后面跑去,其他战士有的抬炮管,有的抬炮架,有的扛炮弹箱,还有人背着伤员相继撤离,这时敌人的炮弹经过校准开始大量落到一线阵地上,工兵连和教导队出现了大批伤亡,步兵向阵地前扔了一些竹制烟幕弹,并用轻重机枪和步枪掩护炮兵撤离后,也放弃了阵地,借助烟雾的掩护向后撤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