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联合调查组在讨论对杨毅和八支队的处分时,由于秦政的强势干预,除了把杨毅贬到了县大队,还把跟杨毅亲近的大部分营连级干部清除出了八支队,都让杨毅给带回古月了,这样一来,杨毅现在竟然出现了将多兵少的境况,所以当务之急就是扩军了。
清理了一下能够调动的兵力,杨毅从云山带回来了一个特务连共有262人,都带有战马,肖雄护送柳杏儿回翠屏村时杨毅给了肖雄资金和任务,让他招募精兵,肖雄通过于家窑村于钱儿的关系从峰峰矿区捞出了200来个青壮年矿工,已经配发武器在土山训练了大半个月,王会龙、纪逢春在磁窑驻有500多人包括200名骑兵,李涛徐远征在土山也驻有500多名游击队战士,也有200来名骑兵,柳铁柱在511那天缴获了300多匹东洋战马,当天就送回了土山,杨毅就让柳铁柱组建个500人马的营级编制骑兵队,队长是柳铁柱,教导员由刘树斌担任,让徐远征给大舅哥当参谋,杨毅知道柳铁柱忠心和勇猛都没问题,但文化低少谋略,得有个专家辅佐,既然营级不设参谋长,那设个参谋应该可以吧。
除了骑兵,杨毅还组建了特务连、侦察连、炮兵连、工兵连和后勤连。特务连侦察连都配备战马,炮兵连、工兵连和后勤连配备汽车、胶轮大车和驮马,这些直属连每个连多则三百来人少则二百多人,所以杨毅在南三区掌控的部队有2100多人,不仅武器精良也有相当快的机动速度。
杨毅让王会龙返回磨盘山、李涛返回鸡鸣山经营两个大本营,王会龙担负着鹰咀寨兵工厂生产枪支弹药的工作,李涛继续负责教导队招募训练新兵培养基层指挥员的任务。
杨毅让纪逢春做了自己的参谋长,杨毅对纪逢春的好感由来已久,三年前在于家窑一战,纪逢春率领一帮乌合之众力阻日军一个大队,让杨毅自叹不如,这两年辅助王会彪王会龙把磨盘山大本营经营的风生水起铁桶一般,打过不少漂亮仗,杨毅认为纪逢春的作战本领比徐远征高出很多,不输于严厉。
杨毅参加八路军后,一来担心纪逢春、徐远征、李涛等人以前的晋军身份在八路军里有妨碍,二是在骑兵营时杨毅有孙玉明这个军事专家,在独立团和支队时身边有严厉辅助,并不缺高人指点,三是双头鹰游击队也需要行家带领,所以一直没有抽调纪逢春等人,现在孙玉明远在南宫,严厉和蒙镇东龙大海他们都去了延安,杨毅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在战略、战役层面上嫩得很,少有大局观,眼光还是局限在战术和某一场战斗层面,扩军成强军就歇菜了,要打造常胜军就得有孙玉明、严厉、纪逢春这样的军事奇才才行。
不过纪逢春这个参谋长也是杨毅自封的,并没有经过县委和县大队党委的同意,杨毅也没想往上报,一旦报上去,上级批准不批准两说着,可政审啥的麻烦肯定少不了,不管是杨毅还是纪逢春都不想找那个麻烦。
为了保证磁窑区和辛庄区的安全,并避免目标太大过于招摇,杨毅安排柳铁柱带领骑兵队常驻磁窑镇,工兵连和侦察连常驻辛庄镇,在土山基地只留下特务连、炮兵连和后勤连,指挥部设在贾家大院,上级领导和地方部门找杨毅联系工作,也只是看到为数不多的战士,杨毅的半隐忍生活开始了。
喜欢血誓征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血誓征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