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彦的这个骄人成绩,让军分区政委北上飓风行动总指挥焦阳心花怒放,总部首长和冀南军区对第八军分区党委、对独立团和鲁彦个人都进行了嘉奖表彰。
杨毅对赞皇县担心的事一起也没发生,倒是顺德日军21师团师团长鹫津松平得知八路军八分区兵力空虚,命令顺德、邯郸、集安、沙河、永年的日伪军向邻近的八分区根据地进行了一次大队级别有限度的进攻。
八分区一营肩负防守云山军分区的重任,各县大队区小队力量有限,无力抗击跟来犯之敌,骑兵营南征北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虽然有柳林的情报网提前预警,八分区还是有十多个村庄被烧毁涂炭,好在老百姓都提前转移或下了地道隐蔽伤亡不大,还是有上百村民蒙难,各地县大队、区中队和民兵伤亡数百,独立团一营和骑兵营也有部分损失。
南部各县区纷纷向军分区请求将独立团主力调回八分区,正好这时候八路军总部发出指示要求各军区军分区不断壮大抗日力量,冀南军区接到在原有东进纵队的基础上再扩军几个团的任务。
八分区政委焦阳看准时机分别向军区和总部打报告,申请八分区扩军两个团成立东进纵队八支队,鉴于八分区北上先遣队发展顺利,已具备扩军条件,总部和军区很快就批准了八分区的申请报告。
5月1日傍晚,西面天空布满火烧云,半边天空血红一片,军分区直属机关干部、独立团营级以上指挥员还有南五县北三县的县委书记、县长、县大队领导云集第八军分区司令部会议室,主席台坐着冀南军区参谋长文建武,政治部主任王光华,八分区政委焦阳,参谋长史明安,政治部主任魏云政。
王光华宣读了军分区关于同意第八军分区扩军整编方案和干部任免的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从即日起,成立八路军东进纵队八支队,支队长韩志坚,支队政委焦阳,韩志坚在延安学习期间由焦阳同志代理支队长,支队参谋长史明安,政治部主任魏云政,副支队长杨毅。支队下设三个步兵团,一个骑兵营,一个重炮营,一个直属后勤大队。支队归属东进纵队暨冀南军区指挥。
王光华宣读完毕整个会场欢声雷动,不论部队指战员还是地方干部,无不为革命军队的壮大而兴奋,也为即将可能的进步而激动,能干到营一级的干部都是人中翘楚,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有望高升自然不愿停滞不前。
尤其是蒙镇东等原东北军干部一个月前还说跟着杨毅不愁不高升,没成想短短一个月话就应验了,杨毅高升到支队成了旅级干部,蒙镇东等人都官复原职,还有了正规的编制番号,团长营长可比什么大队长中队长叫起来提气。
地方干部们也是真心高兴,部队力量壮大了,地方的安全就有了可靠的保障,动不动就坚壁清野撤退躲藏的日子实在是太憋屈了,如果能拒敌于根据地之外更是再好不过。
掌声平息后,八支队政委兼代支队长焦阳代表全支队指战员致答谢词表决心,也是获得掌声一片,再之后是重头戏,由八支队参谋长宣布扩军整编方案和团级干部、直属部门干部的任命以及部队驻防区域:
支队三个团序号按八路军总部为所辖支队最新统一编制为:八路军东进纵队八支队十五团、十六团,十七团。每个团下设三个营又一个骑兵连、一个机炮连、一个特务连和一个辎重后勤连。
十五团团长董云鹤(原民团团长)、政委鲁彦、参谋长罗俊(原民团参谋长),副团长吕伟昌(原民团副团长),驻扎地赞皇县源口乡。
十六团团长蒙镇东,政委闻平,参谋长严厉,副团长龙大海。
十六团防区为临城和内丘两个县。团部辖一营、二营和直属连驻扎临城县中兴镇,杜大鹏的三营驻地为内丘县岩集镇。
十七团团长于化龙,政委杜凡(原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参谋长厉前进(原独立团一营营长),副团长凌文生(原独立团二营营长),驻地云山镇。
骑兵营直属支队领导,营长柳铁柱,教导员李良栋。驻地白塔镇。
重炮营营长冯建光,教导员刘水暖,配置6门山炮6门三生七战防炮6门九二步兵炮;后勤大队长王会彪,政委刘广平。驻地云山镇青石岭基地。
支队队部与军分区司令部合二为一常驻云山镇,副支队长杨毅随十六团行动,为保护其安全特别为其配置一个警卫排。
今后支队三个团和直属部队的所有军事行动必须且只能由支队长和政委的共同签署令方能生效实施,整编方案对副支队长杨毅却没有具体分工。
史参谋长将整编方案和任免令一公布,会议室绝大部分人都很震惊,扩军整编也就罢了,可是这干部任命上却将独立团团长杨毅给完全架空了,即使傻子也看得出军分区这是明升暗降剥夺了杨毅的军权。
眼看会议室嘈杂声越来越大,独立团的原属部下就要爆发,杨毅当即站立起来,向史明安、魏云政郑重敬礼,大声说道:“杨毅代表八分区原独立团全体指战员坚决拥护服从军分区的扩军方案和任命,将以最短时间完成换防交接工作,决心在军分区首长和支队主要领导的带领下赢取一个接一个的伟大胜利。”说着率先鼓起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