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回家嘱咐了玉娇几句,让她每天上完课就回家,不许跟学校对门那帮人打交道,在家住了一宿就又匆匆的回县城了。
杨毅在县城是真忙,忙着做什么?也是挖地道,他准备从药店往北挖一条能出城墙的地道,另外他看到药店位置离东城外营房距离很近,而城西买下的房子离保安团团部也不远,还打算挖地道侵入这两个军事重地。
这三条地道总长度达到近10里,是了不得的大工程,还不能大张旗鼓的干,药店的人手有限,杨毅就向于梓轩借用了10个可靠的矿工带着挖矿的工具,紧张的开始了地下掘进工程,有了人手工具挖地洞不难,难的是掏出来的土石不好处理,堆在哪儿都会是一座小土山,在城里实在太显眼了,只能用大车悄悄地拉出城外处理。
为此杨毅让在药店坐诊的老中医齐先生出面到县党部送了200元大洋把城里的垃圾运输车给包下来了,解决了挖地道土方外运的问题。
杨毅觉着城里的地道要比翠屏村老家的地道更紧要,集安县早晚要和来犯的鬼子有一场激战。当然,集安县国军跟鬼子的对决战肯定不是贾进忠的保安团跟鬼子打,肯定是国民党正规军在集安县阻击迟滞南下的日本鬼子。
对贾进忠这货,杨毅没报啥希望,贾进忠所部绝不会是29军将士那样的好国军,就凭他对大兰姐做的事可以断定他就是个披着人皮的畜生,是邱楚生一类的白匪军头子,这样的畜生欺负老百姓是好本事不可能豁出性命保家卫国的,鬼子来了这混蛋如果不撒丫子逃跑那肯定是想做汉奸。
杨毅通过这两个月听话匣子广播已经知道国军是怎么抗日的了,那就是阶梯次防御,层层阻击,打不过也用人命挡几天,不轻易放弃任何重要的地方。
集安县是邯郸通往山西长治的必经之地,鬼子一定会占领此地,按国军的抗敌方略,国军主力肯定会在集安固守一番。
如果形势紧张县城戒严或者小鬼子突袭封了城门,药店的人就只能被困在城里,任人宰割了,所以必须要控制到一条能自由出入县城的暗道。
挖地道的事真的很急,这真要是打起来枪炮无眼,药店临近东城墙,宅院临近西城墙,保不齐炮弹就打到院子里房顶上,不为逃跑也为躲命,早一天把地道挖好早一天安心。
老家的地道也已经动手了,老爸老妈大兰小兰杏儿老常换班掘土,不过杨毅让他们也不必心急,悠着干就是,时间应该还有,真要是有事,让老常赶着车拉着一家人上山里躲躲也可以。
卢沟桥一开战杨毅就把老常留在了老家,家里老爸憨厚脑子慢,姐夫高水山白黑都要在贾家,剩下一帮女人孩子,万一有事自己又不在家可不行,老常是老江湖经历过大风大浪,让人放心。
其实要是老丈人柳林在老家坐镇杨毅更放心,可是柳林自己拒绝了,他说亲家亲家,离得远亲,长年累月住在一起可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到时候老的小的都不得劲儿。老常对柳林的话深表赞同,他愿意留在杨家做工,就是不愿意住闺女家给闺女添乱。
既然如此,杨毅只好让老常带着一辆大车驻守老家,并嘱咐爸妈姐姐和俩媳妇,要是有事不好决定就问老常叔。
老常早把自己当成杨家的一员了,他跟杨毅已经不像是雇主和帮工,更像师徒或者父子。老常从心底里喜欢杨毅杨静这俩孩子,尤其喜欢杨毅,这孩子浑身是胆聪明机灵杀伐果断,是做大事的苗子,不过有时候孩子气也十足偶尔还会撒娇使气,惹人疼爱。
杨毅最招人稀罕的地方是懂得心疼人,勤学好问能听人劝,俩人出车在外,杨毅从不摆主家的身份,同吃同住,一个葫芦的水你喝一口我喝一口丝毫不嫌弃老常埋汰,天凉露宿时,在大车底下打地铺杨毅脱得光溜溜跟老常一个被窝,把老常的心都捂化了。
杨毅对老常如此,家里人对老常就非常敬重,没有拿他当下人待的,老常再没了回陕西老家的心思,只是过个一两个月就把杨毅给他的工钱和赏赐通过邮局寄回老家,偶尔接到老家女儿的来信,总是如获珍宝仔细存放在箱底。
喜欢血誓征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血誓征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