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个嫡长公主折弯脊背去取悦一个男人,简直在侮辱她。
不如拔剑直接当面说清楚。
底下的宫婢拼命的拦,才打消了昭华打算将那位季仙人敲晕绑到自己床上去的想法。
眼看着自己夺民心的目标就差这一步,昭华气的牙痒。
#
虽然没有学会怎么取悦男人。
但在其他方面,昭华知道要如何做才能给自己博个好名声。
这个机会来得如此巧妙。
秋收时节遭遇蝗灾、从而颗粒无收的丰州,在冬月遇上大雪。
灾民一路流浪到皇城外边。
朝中为这事如何处理吵了许多天。
昭华清楚,周帝在等太子,或者说在等她那群弟弟主动请缨。
毕竟主动和被动,解决事情之后得到的回报不一样。
可惜的是那群弟弟不懂,就连周帝亲自教导的太子也不懂。
也许是装的吧。
养尊处优的皇子,说着忧天下之忧,真的要去听说不太平静的丰州受苦,自然是不愿意的。
也不想想,大周养了这么多官吏,哪能让皇子亲力亲为?
不过是出去做做样子、当个安抚民心的吉祥物罢了。
皇子们不愿意,昭华却愿意的很。
她求到周帝面前:“君父,百姓皆知天师说过昭华是大周吉星。前去丰州,自然也能表明君父对丰州的重视。”
周帝抬起眼皮面无表情地盯着昭华。
可昭华太熟悉周帝了。
她知道周帝心动这个提议。
因为一个公主去了并不影响这群皇子上位,即解决了丰州隐患,又能让皇室继续收拢民心。
简直是一举两得。
周帝的目光越发深幽,昭华诚惶诚恐地垂着头,拢在袖中的手却攥的用力。
确实双赢,她赢得民心还能让周帝知道大周离不开昭华。
这个由他亲自取的封号,以后也要真的当一个能让别人抬头就能看到的吉星。
周帝并没有当场同意,只摆了摆手让昭华退下去。
回到殿中的昭华听说周帝在书房砸了好多东西,还下令给皇子们增加课业。
也是。
连公主都知道的道理,皇子却装作不懂,难怪周帝会生气。
旨意还是下了。
昭华出发之前突然有些想见那位季仙人。
不过真看见季仙人了,昭华却不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了。
隔着天师的殿门,昭华和季仙人相对无言。
最后昭华想了想道:“我要去丰州了。”
平日总要离自己十步距离的季仙人怎么会回自己的话。
她道:“想必季仙人也同天师一样,能力出众。那么昭华可以求一样东西吗?”
“风调雨顺自有天师管,昭华只求一个出行前的祝福。”
季仙人当真如她想的那样沉默。
昭华没有再说话。
转身离开。
“......一路顺风。”
心里数到第五下的时候,那位季仙人终于如昭华期待的那样,开了口。
昭华随即回了一个笑脸:“嗯。”
离开的路上,昭华想,恐怕季仙人这次并没有发现一件小事。
她与他刚才隔着的距离,可是在十步之内。
比以前都要近呢。
#
大雪封路之后的丰州比昭华猜想的情况还要严重。
每户人家存的粮食今年没有得到补充,早就吃的差不多了。
再加上连日的大雪,各府的物资都没法送过来。
连昭华他们来的时候,都是徒步走了许久。
要解决吃食问题,也要解决难民为寇的危险。
还有那些饿死或者冻死在路边的尸体也得及时处理好,才能预防之后雪化出现的疫病。
虽带了许多能人来,但昭华还是每天忙的早出晚归。
有时在处理完事物后,才能抽空闭闭眼。
所幸昭华来的及时,积雪覆盖的路已经打扫出来,周围州府和朝中分发下来的钱粮也将丰州的亏损补上。
这日昭华看到从窗外洒进来的点点暖光,才知天气回暖了。
年关将过。
竟一封家书也未收到。
灾后的丰州虽然元气大伤,但到了年关,还是带着洋洋喜气。
昭华夜间听得屋外突然接连响了很多声。
她转头,透过宫婢忘关了的窗户,看到夜间点点璀璨的烟火。
原来是手下官吏为了驱散这个来月的衰气,找来许多烟花爆竹。
“快过年了啊。”昭华撑着下巴看完整场,垂落下来的袖袍掩住案上摆着的账本。
上面记录着她的私账。
有关她在丰州招兵买地的一切开销。
那群已经杀过人的匪徒从前都是耕作的农夫,力气大,还沾过血,拿来作为她的私兵,再好不过。
等丰州事毕,还能给她耕种,军粮的来源也有了。
这次赈灾,昭华公主的封号人人皆知,又何尝不是她的机会?
好名声谁都想要。
昭华收到了来丰州之后第一份旨意。
周帝要她回去,换太子来收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