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是堵死了赵国外部的粮食来源。
把赵国耗到支撑不下去,就会铤而走险,如同当年的长平之战一般。
换下廉颇,让赵括领军,只因国内粮食告急,要支撑不住了,必须主动出击。
“这些事不急,等李斯从巴蜀回来,再完成关中平原的农业改革,秦国的国力,就能够再上一层楼。”
嬴政在简牍上奋笔疾书,与守在旁边的成蟜随意轻松的说着:“与齐国联姻之事至关重要,李信陪你到了韩国以后,由王贲来替换他。”
“秦王的迎亲队伍,规格上不成问题,除了那些负责礼仪的内宦和宫女,其他的人寡人会用军中精锐替代,若是遇到危险,他们会第一时间保护你回秦。”
弟行千里兄担忧!
成蟜难得出现一丝丝的感动,因为他感受到王兄身上的孤寞和不舍,却又因为君王的身份,必须把个人亲情压在心中。
“王兄的安排事无巨细,这一趟齐国之行,定然会安然无恙,你就在咸阳宫等着,臣弟给你挑一个漂亮的妃子回来。”
嬴政没有指摘成蟜跳脱的语言,默默将书写好的一份国书递了过去。
“为了防止有些人狗急跳墙,你拿着这份国书,若是遇到无法解决的困境,拿着它去找齐王,换齐国派兵护送你回秦。”
成蟜接下国书,当着嬴政的面,就打开看了起来。
上面的内容,简洁明了。
只要齐国派兵护送成蟜安全回秦,秦国可以答应齐国的任何条件。
包括割地,赠金,出兵助战……
“其实,也没必要这样。”成蟜嘴上说着不好意思的话,手上动作却是诚实,把国书卷起来,揣进怀里。
“金帛和土地,对秦国来说,固然重要,然而秦国可以给齐国,也可以随时夺回来,所以这两样东西,不会影响到秦国的国力。”
嬴政对自己有着绝对的自信,也对秦国有着绝对的自信。
数代先王积累至此,夺回一些让出去的土地,绝算不上什么困难的事情。
而且,齐国与秦国相隔千里,并不接壤,齐国选择土地的概率会很小。
财帛有可能,出兵助战也有可能。
就看齐国想不想报数十年前的血海深仇了。
“这次出远门,我肯定是本本分分的,不找事不惹事,应该不会遇到危险,王兄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
成蟜信誓旦旦的说着,嬴政只是眼角微动,并不相信他的鬼话,说道:“回去准备一下,就这几日,动身出发齐国。”
“有李信和齐使,用不着我准备,我只需要到时候跟着队伍出发就行。”
话是这么说,成蟜却没有浪费太多的时间,他提着水壶,添入一壶烧开的热水,为王兄倒了一杯热水后,悄悄离开。
……
“公子,一切准备就绪,可以出发了。”
齐使和李信,站在使团最前面,等着姗姗来迟的成蟜。
放眼望去,留在秦国过冬的齐国使团,个个面带喜色。
回家的愉悦是藏不住,另外,还有就是秦国的盛情,也是藏不住的。
自齐使往下,每个来秦的齐人,都得到了一份可观的礼品。
成蟜舍弃送行的马车,跳上一旁空着战马,手中的马鞭抽打在空气中,发出爆鸣:“李信率人随我轻装简行,其他人比齐使的带领下,前往新郑等候。”
“公子,路途遥远,我们能耽搁的时间不多。”齐使只是提了一嘴,让成蟜心中有数即可,没有十分刻意的强调。
毕竟,收了秦国的礼,这点便利还是要给成蟜提供的。
至于,去哪里,做什么,他一概不管不问,带着队伍到韩国等候会合,然后返回齐国。
“误不了事。”
成蟜一马当先,离开队伍,扬长而去。
李信点了几十个人跟着,尾随在成蟜后面,追了上去。
骑兵轻行,一两日就能赶到韩国。
就算是成蟜骑术不精,在李信等人的护持下,五天之内,也赶到了韩国前线。
由于李信曾经的身份,简单的通报过后,一行人便轻松进入营地,在中军大帐见到了两脸憔悴的蒙恬和王贲。
见到成蟜的一刹那,两个人都是不可置信的神情。
须臾的恍神后,他们一起把成蟜迎了进去。
蒙恬把铺在地面上的形势图收起来,吩咐外面的亲兵,准备好酒菜。
“公子远道而来,未免及时相迎,还请公子见谅。”
“事先没有通知,这怪不得你们。”
寒暄一阵,几人按照席位坐定。
“李由到了韩国以后,军中的粮草得以维继下去,我有意请公子帮忙,就是不想让大秦官方势力的过多介入,从而刺激到韩人的自尊心。”
蒙恬不知道成蟜来这里干什么,他又不能不说话,拿出之前的信件打开话题,就十分融洽。
“李由以商人的身份把采购到的粮食,送来军中,到头来是用秦国的财富在养韩国的军队,这也不是长久之计。”王贲考虑的更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