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乃成功之母啊,陈兄没事儿大不了再温习个一年,明年再考便是,不必气馁!”
陈荩臣倒是笑声插了一句,“李兄这句哈颇有道理啊。。”
不过陈季卿却是一副做错了事的样子,
“李兄,很是抱歉,我轻视了你给我写的小册子,那天拿到家也就随意得看了看随后就放在书房再也没有动过了,没想到这小册子上的考题,今年的考试中大部分都有。。要是。。要是当初我好好研读研读,哎。。李兄,我辜负了你的期望啊!”
陈季卿一副捶胸顿足的样子,倒不是因为没有考中,而是因为自己没有重视李长青送的小册子,再怎么说这是他朋友送的,没能重视于礼说不过去。
张元芳却一挥手,往陈季卿肩膀上一拍,
“害,我还以为你说的啥天大的事儿呢?这点儿小事李兄岂会挂怀,大不了回去研读研读,明年再来考便是,你说是不是,李兄?”
李长青也笑着说,“正是,能和各位交上朋友,结成兄弟,正是小的我前世修得的福分,怎会因为此等小事儿怪罪与你呢?”
李长青为了哄陈季卿开心,什么好话都说了。。
张元芳大大咧咧得又是往陈季卿肩膀上一拍,
“你小子也别不高兴了,人家李兄都说了不介意,赶紧收拾收拾阴霾的心情,切莫像个小娘子似的,等我们回来了一起吃顿酒,什么烦心事都烟消云散了!”
陈季卿这才一改刚才的风貌,仿佛是一缕阳光掀开了他头顶的乌云一样,露出了笑容,向着三人拱了拱手,“多谢各位的慰问,我现在好些了。”
四人便随便聊了几句,随后李长青他们再一次踏上了游街之行。
才子游街,当然是一处可欣赏的风景。
不过每个人心里的想法不同。
世家大族的,在观察着哪些可以为他们所用的才子。
朝廷的官员也在掂量着哪些可以入朝为官,能够巴结或者是提防的。
路边的百姓们有自豪的,因为这是他们的才子,这个是大唐的才子。
有羡慕的,心里暗下决心明年再战。
当然也有嫉妒的,觉得有些人只是幸运罢了,并没有多少学识,至少跟他比是不够的。
也有小娘子托人观望的,要是觉得那个才子长相秀气的就要个联系方式。
也有直接相中,决定直接掳走当女婿的丈人。。。
路人们姿态各异,神情也是别有用心,这一切李长青都看眼里。
这就跟后世的明星走到大街上差不多,虽然有很多人欢呼,但总有人有嫉妒的心思。
李长青他们走在队伍的中间,这位置是按名次来排的,李长青并不在乎这些,他想赶紧结束好回去逗逗明兰。
明兰这小丫头现在真的是诱色可人,不过李长青还没打算现在吃了她,还是准备打算在她十八岁之后在做行房之事,这不仅仅是李长青心里过不去,而且对明兰来说也算的上是一种保护。
女孩子早孕的祸害李长青是知道的。
“张兄,有朝一日做官的时候,你我可能就要有千里之隔了。”
陈荩臣对着张元芳说。
张元芳倒是不在乎,“又不是天地之隔,总归会有相见的时候,怎的难道没我一天的日子你就受不了了么?”说完张元芳贱贱的笑了笑。
陈荩臣白了他一眼,这家伙,就是个滑头小子,没半点儿斯文的样子,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跟他认识还结拜成兄弟的。
李长青突然想起这张元芳是准备做武官的,于是问道,
“张兄,你不是很想做武官么?那我便考考你。”
张元芳拱了拱手,“愿闻其详、”
李长青想了想,随后说道,“于平原,有敌一万,我方一万,问何御敌?”
张元芳笑了,“这题目不行,李兄,你只说了人数,却没有提地形,方位,天时和地利,将士们的士气,军粮,是否有负伤,装备是否齐全。再者这一万人是弓兵还是骑兵,还是步卒。”
李长青挠了挠头,“这,这我倒是欠考虑了,献丑了献丑了。”
张元芳摇晃着脑袋,仿佛问住了李长青是件天大的喜事,也不管他能够中榜还多亏了李长青的小册子。
“没事儿,李兄说到底还是做文官的人啊~”
李长青有些不服气,那个男儿不愿驰骋疆场,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
做苦逼的文官,他李长青第一个不愿意!
于是李长青又提了一个问题,“那我再问一个吧,于辽东,敌骑兵三千,步卒六千,弓兵一千,我方步卒七千,弓兵二千有五,骑兵五百,此时已是黄昏,无风无雨,军粮消耗殆半。敌在平原,我方在丛林呈守势,问何御敌?”
刚刚还在大笑李长青只有做文官的料的张元芳此时也不笑了,开始低头思考这个问题来,同时陈荩臣也在思考着这个问题。
随后张元芳放弃了挣扎,直接摇头道,“这题我解不出。”
陈荩臣也颇有些无奈道,“这题我也解不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