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青清楚突阙很快就会打过来,于是慢悠悠的一笔一划地写着。
他不仅写了大唐外部的问题,同时也写了大唐内部的存在的潜在毛病。
他借用了宋朝“三冗(rong,第三声)”的说法,便是冗兵,冗官,冗费。
同时也提出应当给农民减除徭役,减免赋税,他对此的见解是,大唐立国之本在于民。
同时抄了李世民的话,说到一个国家就像是在水上行舟,而水便是民,水不仅能够行舟,却也能覆舟。
同时还提到了重视教育,不仅仅只是《四书》,《五经》。还有律法,工艺,算术,科技等,并一一注释其原因。
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到了大唐今后的发展,以农业为主,适当的发展手工业,发展经济,用商人,同时收取商税,按照每行每业的利润不同而分别收取不同税率的商税。
文章的结尾算是一个总结,李长青觉得大唐的发展不能够存在局限性,应该立好一个目标后稳步发展,他直接搬用“五年计划”用来解释说明,同时还附带了真实情况来说明其可行性。
最后夸赞了一番李世民后,文章结束。
洋洋洒洒写了一大堆,李长青清楚自己写的太过于分散,没有突出重点,这倒是他自己欠考虑了。
可问题是他现在生着病,头脑昏沉,四肢无力,能够写完已经是天大的喜庆了。
写完了整张试卷,李长青终于挺不住,一头栽了下去。
李辰,王二,张三,明兰四人在门口等了许久,见士人们陆陆续续地出来。
人间百态尽显于此。
有的捶胸顿足,觉得时间太少,不够他发挥。
有的已经是痴呆的模样,觉得这次中榜无他无缘。
有的意气风发,昂首挺胸地走了出来,看上去倒是颇有自信能够中榜。
有的一副已经死了的样子,看着河水蠢蠢欲动。
有的一时欢笑,一时哭泣,已经疯了一半,在看他两鬓斑白,显然这一次科举考试又没了中榜的一样。
。。。。
然而这些人中并没有自己郎君的身影,这让四人开始担忧起来。。
喜欢舌尖上的大唐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舌尖上的大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