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可以攻击一点,但是得到全舰队能源支持的前排战舰只怕能量护盾之强,恢复速度之快,堪比小型化的太空要塞了,如果将地球上的量子能源中心也并网进入,那简直就是一队打不死的小强舰队了。
“小型化的量子能量传输技术还需要时间来完善,但是已经可以在新的战舰上进行实验了,第一批的实验型战舰已经在黑暗星域图西四号行星的轨道造船厂开工了。”
莫白心想这亚当还挺效率,对亚当说:
“实验型的战舰配属给我的直属舰队,等到有一个分舰队的规模,告诉我。”
“明白,一共三百二十艘重型战列舰,护盾改装和超远程光束炮搭配,预计在一个半月后完工。”
莫白满意的点点头,问道:
“还有一项是什么技术,能让你和这护盾技术相提并论的。”
“这是神族的精神力发散实验数据,”
莫白看着光幕上刷出的数据,原本闭着的嘴逐渐张开了,然后凑成了一个“卧槽!”的口型。
因为所谓的精神力发散实验,本质上和神族太空母舰上应用的一个神族操纵者控制数十架神族的梭形无人机的技术同出一辙,但是和军用版本的不一样的是,这是神族用来控制工程机器人和战舰的,这也是为什么神族只需要几个人轮班就可以控制一艘轻型驱逐舰的原因,如果不考虑换班的话,必要时甚至可以实现一人一战舰的程度。
将一个人的精神分开使用?这靠谱吗?
莫白的问题很准,因为这种方式只怕问题多多,但是亚当的解释倒是很贴切:
“我在旧时代的武侠小说中找到了一种关于双手胡博的武学技巧,本质上来说,和这种技术类似,就像是左右手同时做不同的事情,实际上人类也是可以做到的,比如最简单的键盘打字,两只手的 操作其实并非一样,只是为了同一件事,打字而相互协作,”
“这种精神协作技术的水准比神族的军用技术要低很多,当然军用版本的需要战士精神力也有八阶以上,我们的士兵和平民可是做不到这种水准的,但是这种民用版的技术却是大大降低了技术的门槛,使得精神力只有五级水准的也可以使用,这也就相当于神族未成年的少量的水准大约。”
莫白尴尬的问道:
“神族小孩子的水准来应用这种技术,能做到什么程度?”
亚当立刻给出了答案:
“如果受过基础的训练的话,我认为配合我们大圣的智能操作系统,基本同样可以做到一人一舰的程度。”
莫白这才想起来,亚当和大圣研究的方向是智能化的操作系统,主要的功能是尽可能的简化战舰的操作,将工作分解成智脑和克隆人舰员可以操作大部分功能,只有决策性的需要人类舰员来做,和神族一人精神分控所有细节的方式正好能相辅相成。
“我们用智能化的战舰管理和克隆人舰员做辅助,而将CIC战斗指挥的几个职责浓缩成一人来管理负责,这样就可以将战斗指挥系统的六个人缩减到两个人,如果考虑到指挥军官备份的话,只需要三个人就能完成标准驱逐舰的战斗任务了”
将大约三十人的工作浓缩成三个人?莫白也为亚当的想法大吃一惊。
亚当继续说:
“三个人应该还是不够的,这只是战斗时的标准配置,还需要考虑到后勤,维修,医疗等方面的配置,所以我认为一个六到八人的舰员小组就可以完成一艘标准大型驱逐舰的操作,而在巡洋舰上这种配置可以放大到十到十二人,这样的话,一艘同类型的战舰,人员可以缩减到原本的四分之一,而战舰的成本则是会下降百分之四点五。”
的确,取消了大半的舰员所需空间,生命位置系统的规格从数十人降到不足十人,这样的话,战舰的建造成本就会下降,而且可以空出更多的空间来安装能源装置和武器系统。
真是极限的人力压榨手段啊,三个人操作一艘十万吨级别的驱逐舰,这在十年前莫白想都不敢想。
亚当最后说:
“这种系统已经发给联邦的研究院了,等实地测试结果出来了,我们应该就能节约出大量的舰队官兵,这样舰队的扩充速度可以大大提升。”
的确如此,这样的话,以前二十个干的活,现在五个人就够了,就算需要重新更改培训的课程,舰队的规模少说也能扩充一倍没什么问题的。
在结束的时候,莫白还让亚当给出了一份能从神族的研究院偷到的技术目录,只见这上面琳琅满目数万种各种技术的全套资料,从基础的材料学和能源利用,甚至还有星球改造技术这种超纲的科技。
结束了研究院的技术窃取项目,莫白再次问亚当:
“那个卡芙卡的数据设备,里面到底有什么。”
亚当回答:
“那个实验室的数据都是经过特殊加密的,我正在加速破解,只是需要的时间恐怕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目前能得到的只有两个项目的名称,黑暗之门和命运之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