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年大梁还控制着河西走廊之时,通过古浪峡过了分水岭抵达兰州卫这一路上,曾有一个县城和若干个村落。
大梁势力全面退出河西走廊后,又在古浪峡修建了关塞,以分水岭作为实际边界线。
只是后来,大梁将所有力量都集中在了东北侧,西北地区力量越来越弱。
于是连同古浪峡的关塞及后方的县城村落一并放弃。
目前大梁的实际边界线,其实就是兰州卫的要塞城池。
在已经知晓了对方动向后,贾瓒便也不再耽搁,吩咐道:
“对方先锋已过了古浪峡,进入庄浪河谷,晁泉,本帅命你领元戎军,正面歼灭对方,要求务必迅速、准确,不可遗漏半点风声,你可敢迎敌?”
“末将愿立下军令状,势必全歼来犯之敌”,晁泉立时起身应道。
“好”,贾瓒笑着点头。
帖木儿几十万大军来袭,必然不可能一窝蜂的集体行动,肯定是要有个先后。
进入庄浪河谷的这股敌军,必然只是探路前锋军,大部队还在后头。
分水岭后面到处都是山地,只有中间狭长的河谷可走。
帖木儿也是个擅长用兵之人,他一定明白这种地形意味着什么。
他的大军即便行动迅速,已经抵达了古浪峡,也不会全部开入,直到确定安全后才会进来。
只要晁泉动作够快,消息一时半会儿也不会传回去。
晁泉领命后,便立即离去。
贾瓒望着地图,仔细思量。
兰州卫附近到处都是山脉,从分水岭抵达此处,庄浪河谷是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一条路。
这里地形狭长,着实不适合大兵团,尤其是骑兵行动。
若是此战由大梁其他将领指挥,说不定会因此沾沾自喜。
毕竟帖木儿的大军,基本都是以骑兵为主,在这种地形压根施展不开。
只需在这条路上修建营寨,结硬寨打呆仗,光拖就能拖死对方。
甚至懒一点,完全可以连营寨都不用,只需守着兰州城硬拖,便足以让对方无功而返。
可是贾瓒所追求的,可是要全歼来犯之敌。
他考虑的只有出击,然后全部干掉对方。
守城这种事,从来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目光紧紧盯着古浪峡所在,他眉头紧蹙。
从狭长古浪峡出来,地形便豁然开朗。
这里是过去大梁古浪县所在之地。
在大梁退出河西走廊后,古浪县也随之被舍弃,曾经的城池早已消失在了关外的风沙之中。
此处一条V字形的山谷,古浪峡便是在南端的尖子上。
这种地形,完全就是一个天然的口袋。
只需在古浪峡布下少量兵马,再在两侧山中布下伏兵,一旦成功合围,对方跑都没处跑。
这里已经被贾瓒注意了好几天了。
只是由于先前他并不能确定,帖木儿是走庄浪河谷这条路,还是沿着腾格里沙漠去进攻宁夏镇中卫。
因此,他这才没有先一步设伏。
这里挺好,现在唯一不能确定的是,对方有没有先一步抵达这里。
不过这在贾瓒看来,也并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无非是麻烦了些。
即便帖木儿驻军在此,他也有足够的自信,在不惊动对方的情况下,翻过山间,绕到对方屁股后面去。
计划已然定下,他便不再耽搁,直接下令,全军拔寨启程。
至于先一步出发的晁泉,也不必叫回来,直接充作开路先锋。
命令下达至城外营地之后,已经休整了几天的士兵当即便开始拔寨启程。
折冲军武宿卫下属的一个小队之中,薛蟠刚刚提着裤子从茅厕里出来,便瞧见营地内一片嘈杂。
到处都是人有条不紊的收拾行装。
随手抓来了个人一问,才知道贾瓒已经下令要启程了。
具体的命令不知道,不过想来应该是要正面迎敌。
薛蟠现下是折冲军中的一个普通士卒。
一想到很快便能上战场杀敌立功,他便热血沸腾,打了鸡血一般跑回自己的营帐,手脚麻利的收拾行装。
正收拾着呢,便听帐外传来一阵笑声。
“蟠哥儿……在不在?”
薛蟠一听,便转过头来,见王奔掀开帐帘钻了进来。
“呦,收拾东西呢”,王奔见薛蟠正在打包,笑着问道。
“是啊,不是要走了吗?”,薛蟠一边收拾一边回道。
王奔见他兴致颇高,便轻笑着摇头,随即清了下嗓子,道:“薛蟠,大帅有令,命你即刻前往中军大帐,担任传令官一职。”
说是个传令官,其实就是个负责传递命令的普通士兵,不过听上去好听罢了。
正在收拾着的薛蟠一听,当即愣在了原地。
不敢置信的抬头望着王奔:“传令官?”
“是呀”,王奔笑着点头。
“传令官?”,薛蟠当即怒喝一声。
王奔奇怪的望着他。
这家伙莫不是有病吧?一句话说两遍……
“我还要上战场,我还要杀敌立功,传令官有什么用?”,薛蟠气急败坏的吼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