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雅林居。
天色晴朗,微风徐徐。
贾瓒穿戴整齐正要出门。
昨天夜里,四处剿匪的军队已经陆续归来,成果斐然。
本次共计派出三卫人马,共计一万五千人,主要前往了汉中及洛阳地区。
其中有超过五百人升级至四级兵,一千二百人升级至三级兵,其余的基本都升级到了二级兵。
单单只从看升级了这么多的士兵来看,此番剿匪任务便已经算得上大获成功。
更不用说还给他带来了大量的招募点、磨炼了士兵们的配合。
但贾瓒依旧不打算收手。
现下距离北伐时间还早,在此期间,他并不想停下来。
关中、汉中、洛阳的匪患剿完了,就往晋地派。
晋地剿干净了,就前往蜀地。
总之,在北伐之前,务必要把目前手上的三个军团,练的越强越好。
从石桥上下来,正要前往前院时,忽的却是被人给叫住。
“瓒哥哥,且慢。”
转身一看,宝钗俏脸微寒,手中拽着不情不愿的薛大脑袋,朝着这边走来。
“怎么了?”,贾瓒望着眼前一个不高兴、一个没头脑的兄妹俩,奇怪的问道。
宝钗并未答话,直到将薛蟠拽到贾瓒面前才开口道:
“瓒哥哥,我哥哥他也不知吃错了哪副药,非要去参军,我和母亲拗不过他,便想请你来说说他。”
“是吗?”,贾瓒略显惊奇的望着薛蟠。
这薛大脑袋什么时候有这种雄心壮志了?
“嘿嘿嘿,贾哥儿”,薛蟠在贾瓒面前,要多乖巧有多乖巧,低眉顺眼的打着哈哈。
“说说,怎么回事?”,贾瓒轻笑着问道。
薛蟠面色一红,望了满面冰霜的宝钗一眼,低着大脑袋唯唯诺诺的道:
“这不是……为了给朝廷……多少做点贡献吗……”
“在瓒哥哥面前,你还不讲实话?”,宝钗柳眉倒竖,怒声斥道:“是不是冯紫英他们又与你讲了什么?”
贾瓒一听冯紫英之名,只觉耳熟,眉头微凝。
略微一想,便想起来了,此人也是在原书当中有过出场的人物。
当今二等神武将军冯唐之子,也是贾家故交老亲之一。
在原书当中出场不多,只是知道此人是个挺热心肠的年轻人。
薛蟠听到妹妹这般说他,便又偷偷望了贾瓒一眼。
见他眉头紧锁,还以为他是在对自己不满,心中顿时一颤,忙道:
“好妹妹,哥哥去参军,磨炼一番也是好事,你和妈为何死活不让呢?”
“咱们家就你一个男丁,我和妈能不着急吗?”
宝钗情绪略显激动,星眸微闪,竟是红了眼圈儿。
带着哭腔道:“你若有个三长两短,你还让不让妈活了?”
一见宝钗眼看着就要落泪,薛蟠心中更慌。
忙对宝钗道:“好妹妹,我只想去军中学些弓马武艺,只做强身健体之用,又不是与瓒哥儿一般上阵杀敌,哪有什么危险?”
但宝钗听了,更是生气,一对含着泪花的眸子带着些不满的扫了贾瓒一眼。
口中喃喃道:“一个让人提心吊胆也就罢了,若再加上一个……”
贾瓒有些哭笑不得。
怎么一转弯又拐到自己身上来了?
忍不住为自己辩解道:“妹妹,我乃军职,上阵杀敌是我职责所在。”
“我知道是你职责,我又未说你”,宝钗罕见的怼了他一句。
正在气头上的女人谁也得罪不起,贾瓒无奈的轻叹一声,给了薛蟠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
“即便你不上战场,可刀剑无眼,万一伤到哪了,回来妈又要伤心难过”,宝钗瞪着薛蟠道。
薛蟠也被她弄的没脾气,索性一拍大腿,道:“妹妹,哥哥我便与你说了实情吧。”
“前些日子,我在冯家与紫英兄弟他们吃酒,偶然在他家后院,瞧见个女子……”
一说起这个,薛蟠便来了精神,眉开眼笑的道:“那女子生的如花似玉,着实是个大美人儿……”
贾瓒一听,啼笑道:“怎么?你动了心了?”
薛蟠面色一红,害臊的垂首而立,算是默认了。
宝钗则是微微一愣,奇道:“她可是冯家的女儿?”
同时心中暗暗盘算,冯家世代勋贵,传至冯紫英他爹这一代,为二等神武将军。
论起家世虽是比不过贾家这般豪横,却也能称得上一句显赫。
若此女是冯家嫡女,与薛蟠倒也般配,可若是庶女,身份便低了些。
薛蟠不知妹妹已经在想着自己婚事的事,嬉笑道:
“不,她不是冯家女儿,听紫英兄弟说,她是修国公府袭一等子侯爵爷的庶女。”
“修国公侯家?”,宝钗喃喃自语,面露讶色。
侯家可不比冯家这种中层勋贵,其祖上与贾家同为开国八公之一。
现任家主侯孝康承爵一等子,乃是实实在在的顶级权贵世家。
这般家世若是嫡女,万万是不可能嫁给薛蟠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