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时。
画面照映各朝上空,伴随着雷声阵阵,如烙印般,倒映在皇帝们的眼中,震撼灵魂。
宋朝。
司马光正在撰写一部编年体,命名为《资治通鉴》。
这是历史上最浩瀚、最俱全的史料,除了十七史之外,还有各种杂史、私人撰述。
他想将最真实的历史还原出来,可是他看着此时上方的天幕,还是放下了手中的笔。
“原来是这样,我看到了……”
望着此刻的画面,他喃喃自语:“最震撼人心的力量,并不是军队入关,更不是炮火袭城,而是这些学生……”
“他们站在死亡的边缘,为了一丝火苗燃烧,悍不畏死……”
“这颗火苗会照亮整个昏暗无边的大世。”
大明。
刘伯温看到此处,竟是不禁站了起来,瞳孔微微收缩。
对朱元璋说:“这群学生正爆发着不属于他们的力量,最终火焰会形成火山。”
“星火燎原。”
同样是明朝,浩瀚大海上,电闪雷鸣,骇浪汹涌。
一艘船只正在风浪中前行。
郑和站在风雨中,正迎着风雨,尽可能看着远处的天幕,哈哈大笑。
“好男儿,当不畏强权,岂能一心只读圣贤书?”
“公理不复存在,国家将亡,到了你们站出来的时候了!”
“永不做亡国奴!”
南宋,岳飞在咆哮。
挥刀,杀敌。
而这一刻!
天幕中震撼的画面还在继续。
【一九一九年五月四日,为抗拒军阀赞同在荒唐合约上签字,北大、中大等三千多名学生冲破阻挠,于天门门前聚首,掀起‘五四风雷’!】
【学生们打出‘誓死力争,还我清岛’、‘拒绝巴黎合约上签字’、‘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的口号,要求严惩‘曹、陆、章’三大国贼。】
画面展开。
学生们的游行队伍一路向前,高举着旗帜,浩浩荡荡,冲破了一道道警力防线。
黑云压城城欲催,山雨欲来风满楼。
其中有一个学生在人群中特别显眼。
他看起来很虚弱,一直在咳嗽,甚至是一头白发。
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尽所有力气,举起旗帜,嘴里声嘶力竭喊着: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他是郭钦光。
天生体质就不好,患有很严重的肺痨。
平日里通常连大句都讲不了几句,就会气喘吁吁,可每每谈起国事,他又会变得万分激动,常常争得面红耳赤的。
那一头白发,据说是听闻巴黎和会失败,北洋答应签字,一夜白了少年头。
“钦光啊,你就歇歇吧,别一起了。”
有人于心不忍,在此劝道。
可郭钦光情绪却变得激动起来,眉眼通红,剧烈咳嗽。
他用急促的声音说道:“不可。我既非国家政要,亦非戎马军人,但是国家安危,我们必须抱着以死作气,以命醒民的觉悟才行!”
接着,他用尽全力,大吼出声:“同学们,中华人,头可杀,不可低,神圣的领土不能割让!!”
说完,又举着旗帜,一边咳嗽,一边步履蹒跚的跟了上去。
郭钦光的声音宛若杜鹃啼血,尖锐传遍整个游行队伍,所有学生都听到了。
谢邵敏、刘仁静、傅斯年、罗家伦都忍不住看向他的发现,眼神皆带着震撼。
渐渐地,这些学生们眼眶红了,眼神更加凌厉,更加的无所畏惧。
“钦光尚能如此,遑论我辈学生?”
“游行!抗争!”
……
于是,游行的队伍更加壮大,更加震撼人心。
游行队伍路过一处商会。
彼时。
商人还在看报纸,突然哐的一声,一名爱国商人愤怒的推门而进。
抄起杯子,狠狠砸在地上,红着眼眶说道:“都别看了,都什么时候了,国要亡了!”
“咱们国家孱弱,被那些异族列强看不起没办法,但是咱们军阀自己也低下头服软,这怎么行?”
“世道越乱,咱们越难挣到钱!已经有学生去游行反抗了,咱们也加入吧!”
商人们也加入到游行的队列中。
终于,他们来到赵家楼这里。
这是财政总长大曹儒林的个人府邸。
看着眼前富丽堂皇的府邸,游行的组织者之一匡互生眼里浮现浓烈的恨意,扯开嗓子大吼:“同学们,这就是曹贼的府邸!冲进去!严惩卖国贼!”
“卖国贼!快出来!”
学生们也跟着愤怒大喊。
可是曹府大门紧闭,根本无从进入。
匡互生看了一眼,发现一个窗户,居然纵身跃上窗台,咔嚓一声,将窗户打破。
他的手,早已变得鲜血淋漓,可是匡互生像感觉不到痛似的,又将笨重的大门打开。
“轰!”
大门打开的刹那,学生们蜂拥而进。
学生们疯了似的寻找曹、陆、章三人的身影,可巡视一圈,却不见踪影,不免有些着急。
“听说这三位聚在这里开会,人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