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嫂,你醒啦。”
沈筝和奶娘一人抱一个孩子进来,放在她身旁两侧。
“知礼知乐真的太乖了,吃饱了就睡,一次也没哭过。”
沈知礼、沈知乐是两个孩子的名字。
这两个名字是林宝初和沈戟共同取的。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能用。
寓意简单,他们对孩子的要求不高。
不奢求他们封王拜相,只求他们明礼、快乐就行。
林宝初看着襁褓里的两个孩子,意外的,心情没有她想象的那么激动。
没看到孩子前,她以为自己看到孩子之后,会感动得落泪。
会觉得,自己是伟大的母亲。
可当她看到那小小的孩子后,她的心情却意外的平静。
只觉得,他们好小。
要将这样小小的孩子养育成人,她责任重大。
或许是前世看过太多生儿不养,或者窒息性家庭教育,林宝初就害怕。
她在心里暗暗发誓:一定不要让自己变成那样的家长。
林宝初抱了一会儿孩子,沈戟就回来了。
“筝筝,先把孩子抱走吧,让阿宝先吃点东西。”
谁都不能耽误他家娘子吃饭。
沈戟把端盘放下,坐在床边,一口一口清粥吹凉,喂到林宝初嘴里。
林宝初只吃了几口就摇头不吃了。
身上哪哪儿都难受,吃不下。
“我想再睡会儿。”
林宝初被消耗的元气尚未恢复,吃完又困了。
她这样吃吃睡睡倒是让她快速养好了精神,第二觉睡醒,她就回家了。
孩子有奶娘和嬷嬷照顾,林宝初轻松许多。
至于她自己,沈戟是寸步不离,把她照顾得面面俱到。
连澡都是他帮她洗的。
林宝初就这样在家里当了一个月的废人,她终于出月子了!
因为有奶娘和嬷嬷帮忙照顾孩子,沈戟对她又十分呵护,且容忍了她所有的小脾气。
她这个月子,坐得和放假一样舒服。
现在的她,和生孩子之前没什么两样。
“县衙的事务一切如常,你不用这般着急,在家多歇几日吧。”
林宝初出了月子,第一件事就是要回归县衙。
沈戟想劝她再等等,他还是担心她的身子吃不消。
林宝初在家待了一个月,待得是够够的了,一刻也坐不住。
“今年秋闱已经在准备了吧,驻村书生们的心思,怕是早就飞到盛京城去了。”
“他们走了,各村的事务就又都落到咱们头上,我还是回去帮忙吧。”
商卓前年就是六月出发去赶考的。
现在都六月下旬了,纵使不是所有书生都要去盛京,他们也得尽快出发了。
不然就晚了。
林宝初收拾好自己,出门前去看了看孩子。
“再说了,珠儿也快生了,她休了产假,县衙现在最缺的就是人手,我怎么可能坐得住。”
福珠只比她晚四十来天。
她坐了一个月月子,福珠也就快生了。
沈戟叹了口气,她总是有理由。
从盛京招来的会踢蹴鞠、会打马球的四位教练,他可以不让她操心。
但书生们去赶考,接手村子事务这事儿,他劝不动她。
只好由她去了。
-
县衙。
林宝初再次回归,就要面临各村繁琐、巨大的事务。
第一阶段的驻村工作为期两年,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
正是高速腾飞发展的时候。
各村从产业到经济,从民俗到文化,从环境到建设,一手齐抓。
书生们这会儿根本无法抽身离开,但县衙又不得不放人。
“没事儿,大不了咱们再下乡就是了,这不是咱们老本行了嘛。”
朱金华见大家满是愁容,开口缓和气氛。
他自是知道,现在的下乡跟以前的下乡完全不是一个意思。
现在压力大多了。
“是啊。”李余附声道:“咱们宁愿减少些城里的人手,也要把各村安顿好。”
村子是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
今年丰耕县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全看这十二个村子了。
所以他们宁愿减少办事大厅的人手,都要保证十二个村子的村委正常工作。
福珠今天来申请休产假,东西都快收拾好了。
听到这话,她又放下东西,犹豫道:“要不我晚几日再休假吧。”
明日驻村工作队回来,肯定要交接工作。
到时扶贫小队都下乡了,她这种情况定是不能下乡,但城里的事务她还可以做。
晚几日休假,她就能多替大伙儿分担一些。
“这怎么行!”
林宝初第一个不同意,“你没几天就要生了,孩子重要,你还是赶紧回家吧。”
“县衙有我们就行,大不了咱们加加班,也能应付过去。”
“就是啊。”
其他人也不赞同福珠留下。
“谢大夫要是知道了,非得跟我们急不可。”
“福姐姐,你安心回家吧,报社交给我,我可以的。”赵佳儿轻声说。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