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村主治大夫赵大宝,地址进村右拐左拐再右拐。”
“前两天他买彩券中奖了,中了三钱银子,完了告诉他,一激动,嘎一下就抽过去了。”
“哎呀,你敢把一个三百两的富翁放在我门口站岗,看来你很有思想……”
戏台上先出场的两人一顿叽叽喳喳的对话后。
台下不明所以的一众看客,终于把这个故事听明白了。
听懂了故事,所有人都不禁被吸引到故事里。
即使这不是他们理解范围内的戏。
但好在台上的小生、小花们戏功了得。
再加上故事清晰明了,三言两语就把故事背景交代完全。
让台下不管是何种身份的看客,都能看得懂、听得明白,瞬间入戏。
于是乎……
随着故事的开展,戏堂里不断响起笑声阵阵。
那些平生第一次看戏的百姓,也不再拘束紧张,不怕被人看出自己不懂戏。
无论大人孩子,达贵平民,都被台上一句接一句的幽默话语逗得捧腹大笑。
“哈哈哈,这个故事太好玩儿了!”
段衍忍不住叫好,对同桌的任家姐弟俩道:“我喜欢这个村长。”
幸亏他在村子里待了三个多月,了解村子的生活。
不然的话,今日看这出戏,他怕是没法儿理解。
而且这故事很妙,很贴近丰耕县百姓。
村长、彩券、母猪的产后护理……
这些都是在丰耕县可以看到的,真实存在的事情。
林宝初将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写成戏本,搬到台上,别具一格,看客们身临其境。
与前面两出戏形成鲜明对比,各有特色。
但不得不说,这种轻松、幽默、逗趣的戏剧形式,更受欢迎。
至少他们看懂了,也看乐了。
这就够了。
拜许嘉仪所赐,许明夜在盛京看过无数的戏班子。
那千篇一律的故事、唱腔,他早已不厌其烦。
今晚前来,他不抱任何期待。
只是想找个机会看一眼林宝初罢了。
意外的,他被这出戏吸引了。
拖着病身,立于廊前,被逗笑的时候他整个人都在咳嗽。
胸膛被震得生疼,却还是坚持要看。
不过一炷香时长的故事,很快就演完了。
台上三人有说有笑下台落幕时,台下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
以为是戏里的情节。
直到谢幕声响起,台下的看客们才知道演完了。
“这就演完了?”
看客们意犹未尽。
同时给予这出精彩的戏,排山倒海般的掌声。
“好!演得太好了!”
“太精彩了,祝某走南闯北这些年,从未看过如此精彩的戏!”
“来人啊,赏!”
不知谁先开始的,一锭一锭的银子直往戏台上砸。
当真是有钱给点,没钱拉到了。
银子掉落戏台的声音经久未停,可见这出戏演得有多成功,多受欢迎。
直接导致后面的几出戏,黯淡无光。
直到散场,走出戏院时。
林宝初耳边听到的依旧只有《心病》这出戏。
“七公主,今晚这台戏唱得是太好了!”
“真不愧是筝筝啊。”
扶贫小队对沈筝大肆称赞。
今晚这台戏他们并未插手帮忙,完全由沈筝一人操办。
能办得如此漂亮,确实不容易。
不愧是因为喜欢唱戏,喜欢到被流放的七公主。
沈筝在这方面是有实力的。
“各位同仁过奖了。”沈筝大方接受赞美,“不过今晚最大的功臣,还是嫂嫂,我可不敢居功。”
若是没有林宝初写的那出《心病》,今晚的气氛也不会这么好。
“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嘛。”
林宝初终结这段矫情,“戏也好、泼水节也好,大家今天都辛苦了。”
扶贫小队今天在城里,一人认领了一个供应点。
大家都忙了一天。
“时候不早了,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戏本就是晚上唱,唱完这台戏,夜已经很深了。
林宝初白天领着几位大人满村转,明天还要去看其他村子的产业。
她在太阳下晒了一天,走了一天,早就撑不住了。
一群人正要散去回家。
文晋等人走过来了。
他们对于今晚这台戏是高度赞扬,嘴里不停地说着好话。
这些话,林宝初听得太多太多了。
白天他们也说过。
无非就是羡慕丰耕县的百姓,日子过得多姿多彩。
林宝初强撑着眼皮应对。
沈戟看出她困了,便开口打断几人:“几位大人,夜深了,明日还有行程,早点休息吧。”
说罢,他就牵着林宝初走了。
哼!
他家娘子为了泼水节几日未休息好,好不容易告一段落,谁都别想打搅他家娘子睡觉。
林宝初任由沈戟拉着逃离人情世故场。
丰耕县差点就变成盛京城了。
还是单纯扶贫做事,远离官场的好。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