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们觉得,她们是为了县衙造福百姓的事情,不惜抛头露面在筹善款呢。
客栈里。
许嘉仪听说了彩券的事情,也听到了百姓们对她的高度评价,以及大家都买她胜的事实。
她沾沾自喜。
“还算这些人有眼光,赢沈筝和林宝初二人,简直是易如反掌。”
“玉儿。”许嘉仪吩咐自己的婢女,“去,买一千两本小姐五比零胜。”
她不仅要赢,还要钱!
把之前赔出去的银两,全都赢回来。
许嘉仪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热闹的街,又吩咐了另一个婢女。
“速速去丰织县请父亲和哥哥,再传请柬到附近各个与侯府交好的世家,把能请的都请来。”
她许嘉仪,要一展风采,给天下百姓一个大大的震撼。
-
“你说要买一千两许嘉仪五比零胜?”
许牧震惊地看着眼前的小姑娘,他还以为她和普通百姓一样只是买几张而已。
谁知一开口便是要买一千两!
或许是办事大厅的人全都将目光投过来,且皆为震撼。
玉儿跟随许嘉仪多年,见过不少这样的眼神,她心中的那抹优越感油然而生。
抬起下巴,让清脆的声音传遍整个办事大厅,“是,一千两,买我家小姐五比零胜。”
原来是许小姐家的婢女啊。
扶贫小队得知她的身份后,震撼的表情就统统转为理所当然了。
他们收回目光,继续干活。
他们怎么回事?
怎么不惊讶了?
玉儿见一句话后,眼前人的态度就直转急下,那种落差,真让人心里不舒服。
许牧拿了一张许嘉仪五比零胜的空头彩券,用笔端端正正的在券上补写金额。
接着在金额上盖上专属印章。
这样一来,一张许嘉仪五比零胜的一千两彩券便完成售出。
这样的空头彩券林宝初特地留了一些,就是为了出这样的大额彩券。
今天已经出了几张五十两以上的券了。
都是买许嘉仪胜的。
连秦恭也是。
林宝初和沈筝为了比试,准备拼了。
她们跟商卓请了假,比试前不去县衙了,生意和地里的事情林宝初也全部交给沈戟。
她们两人准备日夜泡在书馆,看书!
林宝初想在熟读盛朝书籍的同时,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去回想复习前世所受的教育。
来这儿太久,她都快忘了。
不过,她有信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复盘整理以前学过的知识。
她林宝初从小到大最不怕的就是考试,甚至还对考试有种莫名其妙的期待感。
期待战胜每一次考试的成就感。
这也是她一毕业就考编上岸的动力之一。
“嫂嫂,咱们从哪里开始看啊?”
偌大的书馆,数万册书籍,沈筝一时间不知该从何下手。
以前在宫中跟太傅学习,都是太傅教哪一页,她就读哪一页。
让她自主读书,她还真无从下手。
相反,林宝初目标明确。
“咱们直接上二楼,先把历年举人以上的文章读过一遍吧。”
对林宝初来说,想要以最快的速度了解盛朝文化,读科举文章是最优选择。
科举文章,往往最能反映盛朝的文化变化。
毕竟中了状元的,留在盛京城做官第一步,都是进翰林院。
“好。”
沈筝提着小裙摆,屁颠屁颠跟上。
二楼的书籍相比一楼较有难度,所以二楼人不多,半天也不见一个人上来。
林宝初和沈筝找了个安静的位置,把自己带来的笔墨摆好,便去找文章了。
此情此景,真是熟悉。
林宝初也没想到,到了古代,成亲三年半了,她还有奋战图书馆的一天。
“筝筝,我先过去看了。”
她目标明确,动作很快,抱了一大摞的书册往桌子那边走。
沈筝看到她这般,观念都被颠覆了。
“嫂嫂,你看这么多?”
谁一上来就抱这么一大堆书啊,放在桌上,都把人挡住了。
林宝初端正坐姿,打开一本空的册子,准备抄笔记,“啊?怎么了吗?”
这不是备考的基本操作吗?
虽然和许嘉仪比试不算考试,但也差不多。
沈筝不敢相信,“这些,你今天都要看完吗?”
林宝初摇摇头。
沈筝默默松了口气,她就说她看不完吧。
林宝初翻开第一篇文章,“这是今天上午的量,要在午饭前看完。”
“什么!”
沈筝倒吸一口气,瞪大眼睛,像是看到怪物一样。
她家嫂嫂……好强!
林宝初冲她笑了笑,“你慢慢看吧,我不等你了。”
为了节省时间,林宝初抄录笔记时就不用繁笔字了。
按照自己的习惯,可能还要用前世的成语典故,或者网络梗代替。
反正只要她自己看得懂就行。
阅读理解嘛,林宝初从小做到大。
沈筝果然跟不上林宝初,林宝初都看完两篇了,她第一篇的前半段都还未读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