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瞳曾将全本的《太阳真诀》给予了姬冉一份。
所谓“太阴太阳孰弱强,混化太极便称皇。”
此时的姬冉,已经开始研究如何融会贯通阴阳真诀。
曾经修炼桃神道《阴阳混动神光》的经验,有着一定的帮助,可以帮助姬冉初步融合太阴圣力与太阳圣力。
但是想要两者完美融合,还缺少一些契机。
从古至今,论去芜存菁,融合万物唯一,无出狠人大帝《吞天魔功》之右者。
毕竟,狠人大帝融合了成百上千的体质都没有出问题,甚至还蜕变出了神胎。
不过狠人大帝蜕变下来的神胎,说不定就是各大体质本源于狠人体内产生了某种异变,狠人无法消化才最终蜕变而出。
任何吞噬类的功法到了最后,都需要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斑驳不纯。
姬冉觉得《吞天魔功》也不例外。
否则,最后狠人大帝也不会在遇到混沌体王波后,蜕变身躯,成为后天混沌体了。
“《太始经》云:溟涬蒙鸿,如鸡子状,名曰混沌玄黄。”
“无光无象,无音无声,无宗无祖,幽幽冥冥。其中有精,其精甚真。”
以有道为无道,以无为为有为。
是以驳杂到拥有全部,也就是最为精纯之无。
故而,吞噬天地乾坤全部的体质本源,则可混化为混沌。
不过一切都只是姬冉的猜测,因为姬冉坚信,世界上没有白来的午餐。
秦门门主道:“前辈如此威势,携极道帝兵而来,恐怕我秦门覆灭,也挡不住前辈。”
“而且,我从这极道帝兵之上,似乎感觉到了一丝熟悉的气息,与我秦门不传之秘,《度神诀》有些异曲同工之妙!”
姬冉道:“此兵正是南岭天帝的某一世所铸。我可允你在我身侧参悟。”
至此,姬冉在主峰住了下来,平日里翻阅学习秦门的一切典籍,甚至连同只有门主才可学习的《度神诀》,也会参悟一二。
偶尔,姬冉也会在秦岭山脉中游走,他会观察山川地势,观天地之变,用以让自己更加亲近天地,以作悟道之用。
数月之间,姬冉行走了数十万里,他在地脉中发现了十多具古棺,全都是圣主级的尸体,早已腐败不知多少年了,连他们的兵器都烂掉了。
不过他并未触碰,也没有去搜集那些仙珍。
他只是让自己更加深刻的体悟何为地之龙气,何为地之龙穴。
他时而立身在天穹上,俯视茫茫秦岭,百万里浩瀚无边,怎么可能望到尽头,但是却可见到惊天龙气凝聚。
这种气很特别,唯有得到源天师传承的人才能够看到,竟是一体数十万里长的大龙,实在过于磅礴了。
也就在如此的龙气茂密之地,姬冉的源术修为突破到了源帝师的境界,只要再进一步,就可以成为历史上的寥寥几位源天师之一。
为了验证自身所学,姬冉打算凭借源术,寻找到龙气的汇聚之所在,化仙池。
他向秦岭更深处飞去,观察山川地势。
两日后,姬冉见到远处的群山之间,龙气消散,宛如一方绝地。
可姬冉分明是沿着龙气奔腾的趋势而动,纵然是龙气不存,可脚下的这条龙脉也当是缓缓消失,而非突然不见。
想到这里,他的心头一喜:“怕不是龙气消散,而是高度汇集浓缩,最终导致丝毫不漏!”
一座巨大的湖泊出现在群山间。
姬冉在此地见到了一块古碑,上面刻有三个字:化仙池。
“这就是青帝诞生的地方吗?”
姬冉在心中自语。
化仙池是一个传说,许多人都言称,并不一定存在,他不知道是否见到了真正的化仙池。
湖泊很大,烟水迷蒙,也不知道有多少万顷,一眼望不到尽头。
周围,古木如虬,有些比山还要高,草被繁盛,灵药飘香,生机勃勃,许多老藤粗大的吓人,从一座山上缠绕到另一座山峰。
姬冉无法确认,这是否为真正的化仙池。
那块有裂纹的石碑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要以万年为单位,上面的字迹如刀似龙。
而且眼前的化仙池,正是万道龙气汇聚之地,也是整个秦岭大龙的龙珠所在。
无穷群山中,竟有这样一个浩瀚的大湖,碧波千万顷,无边无垠,如一片大海一样。
这么多年以来,人们在百万里秦岭中见到过不少化仙池。
有的如一口井一样小,有的则碧波万顷,根本不知哪一处是真。
化仙池,有许多传说,古时有仙举霞飞升,后更有传青帝在当中诞生,自然引动了天下人的目光。
这片大湖蕴纳灵秀,湖天相连,水雾迷蒙,当中青莲闪动,翠绿如霞,且水中有异兽出没,角鳞森森。
湖水深处,一片朦胧。
姬冉睁开神目发现湖水深处有一个绿铜块,在其上更是生有一株小青莲。
姬冉微微一笑,一步之间来到这里,从湖水中捞出了这块绿铜块,同时取出青帝帝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