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青云可谓是有生以来的尴尬之最,他不禁扪心自问:倘若当年老师没有将我收入门下,我的处境会是如何?比起眼前这些人来,是不是还要不如?
这些人虽说见的世面不多,和天斗灾,还要苛捐杂税,穷到了极致。这种地方,可以说连豪强都不会光顾,典型的要人没人,要地没地,要财没财,可是青云如果当年没有被公孙太傅收入门下,他只会比这些与世半隔绝的人生活得更凄苦,也更悲惨!这是无可厚非之事,只是以往青云未曾想明白这一点而已!
“我明白了,为何我中了解元之后,反而一蹶不振?正是因为在我的潜意识里,已经看到了这一点,但却难以用言词表达。如今我总算明白了我这一生,缺少了哪些东西!”青云直到此刻,才总算明白了自己,他一路夜行至此,来到王家村,在星光下,看桃花花雨,心霾得到了宣泄。但充其量只不过是宣泄而已,这只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法,他的困惑,实则还是没有想明白。
此刻却不同,他的感受是如此的真实,他忽然看到了一点,一个人若要走出一条路,就得有参照物,有对比的人和事。
没有对比,就没有真理,没有对比,人们会将愚蠢当成是真善美。一旦参悟了对比的特性,真理就会诞生。
对比之下,人人都是平等,不平等的只不过是人们的出生环境。
青云在自家别苑闭门七日,苦思无果,心生恐惧。正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些东西,从而也看到了他自己。
“我此刻所拥有的一切,难道真的是因为我自己的勤劳换取而来的么?”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青云没有遇到公孙太傅,他不可能成为画之大成者,不可能成为一州之解元。除非他再勤劳十倍百倍,以此为目标,或许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实现。
同样是人,因为出生环境不同,人生的际遇也就不同,所取得的成就自然就有天壤之别。
而如果抛开这一切,青云还是青云吗?
如果是,那么,究竟哪个青云才是青云?
这就是青云的困惑。
这其实也是人人的困惑。
区别是有的人连发现这个困惑的智慧都不具备,这就是愚民。而颇有智慧的人,谁愿意去深入钻研这种东西?那是圣人应该关注的问题才对,所以颇有智慧的人,都转移了注意力,不把困惑当困惑!而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否就能真正地从根本上解开这个困惑呢?
至少,青云读了几十年的圣贤书,也难以解开他的困惑。
青云想到这里,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这笑声极为突然,把在场的诸人都吓了一跳!
笑声中,但见青云猛然转身,大喝了一声:“上酒来!”
有人连忙递来大酒碗,搬来一大坛酒!
青云一把推开那人,拍开封泥,立刻闻到一股酒香。他眼睛一亮,笑意更浓:“原来是桃花酿,我怎地这般糊涂?如此佳酿,正好一醉方休!”之前还说这个村子没有粮食来酿酒,倒是忽略了这里的遍地桃花,桃花酿,地地道道的桃花酿,这个时候,别说是桃花酿了,就算是一坛烧刀子,青云也不会计较了!
言毕,也不知他哪来的力气,居然抱起酒坛,扬着颈便倒,他张开喉管,咕隆咕隆吞咽,如同喝水一般,无休无止!
一口气喝了十几大口,肚子都喝了个饱,但却只有三分醉意。他转身一指那头包黑布,脸蒙面纱的寡妇,笑道:“夫人之上联,我已然知晓来历,如若不信,且听下联来哉!”
当下吟道:“千年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若长歌短赋,抛撒些绮恨闲愁;曲槛回廊,消受得好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里。且向危楼附首:看看看,那一块云,是我的天!
青云说完下联,又抱坛牛饮,却不知那寡妇,脸色已经大变,若非蒙着面纱,只怕就要露出马脚。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玄黄演义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玄黄演义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