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略这东西,一部分靠经验和积累。
可还有一部分,真的是靠天赋啊!
比如郭淮此时年纪轻轻,一下就能联合河内郡战场,想到从并州过太行再去中山郡的可能!
当然,这也跟他自己是并州本地人士,对于太行山了解更多有些关系!
听到郭淮此言,贾诩笑了笑。
然后解释道:“中山郡这一路突破之势,还要再仔细商讨一番!”
“从目前来看,如果我们调动文远所部夹击中山郡。”
“对于南下冀州,必然大有助力!”
“可文远所部一动,河内郡战局,一样会受到影响!”
“所以我们在做决断之前,必须要权衡利弊才行!”
“伯济以为,如果调动文远所部,会有哪些弊端?”
楚军水师,整天在游荡于大江之上无所事事!
荆南和江东之地的兵马,抽调三五万人也根本不会有任何影响!
但是河内郡兵马,情况就不一样了!
因为张辽一动,可能会造成许多更严重的后果!
所以贾诩跟庞统二人探讨的时候,没敢把中山郡也作为突破点。
这个事情,必须要吕布自己下决断方可。
听到贾诩询问,郭淮思索片刻之后抱拳道。
“如果我们调动张将军所部兵马,曹仁手下斥候必然会有所察觉。”
“就算敌军消息滞后,曹仁肯定也会趁机反扑河内与河东二郡。”
“所以我军如果重点放在冀州战场,就要承受河内郡方面的损失!”
曹仁目前驻守的河南尹,跟河内郡只有一河之隔!
张辽手下兵马前来冀州助战,不可能迅速返回!
而曹仁只要趁着张辽主力不在的机会,就能重新渡河反扑二郡之地!
当然,这个损失,也仅限于河内郡跟河东郡!
曹仁想要继续扩大战果,就不可能了。
因为河内郡去往并州,有壶关可以驻守。
五千军死守关隘,足以挡得住曹仁手下三四万大军猛攻!
看到吕布还在反复权衡,其中利弊。
贾诩对郭淮笑道:“如果调动文远所部,河内郡局面,有无破解之法?”
郭淮这小子,今年已经十九岁了!
到明年及冠,基本上就能调往军中任职!
面对他这个楚军后起之秀,贾诩其实也不介意稍微提点一番。
听到贾诩问起,郭淮想了想开口道。
“河内郡之局,小子确实有两个法子,或可一试!”
吕布笑道:“伯济有何想法,但说无妨!”
郭家上下,是当年自己攻打并州时候,最早投效的一批。
所以他们对于自己,一直忠心耿耿!
而郭淮这小子只要多加历练一番,二十年后成就不可估量!
所以吕布也是想要听一听,他有什么两全其美的法子!
郭淮抱拳道:“第一个办法,是我们从长安调兵去往河内郡。”
“然后再让张将军带兵,去往中山郡!”
“长安城方面,有新关可以阻挡洛阳一线之敌军。”
“只要我军不主动进攻,五千军驻守关隘就能挡住敌军猛攻!”
“所以抽调长安兵马去河内郡布防,再抽调河内郡兵马入冀州,或许能够亮亮相顾!”
贾诩摇头道:“按理说,这个计划确实值得一试。”
“但是目前来看,我军不能执行此计!”
“因为长安兵马,不光是要跟洛阳一线的钟繇徐晃相对峙。”
“他们还要看护三辅之地,再加上凉州各处。”
“一旦我军调动长安兵马去往河内郡驻守,钟繇他们或许打不过来,可三辅之地跟凉州万一生变又当如何?”
楚军布兵,从来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不会无的放矢!
比如辽东郡方面,哪怕目前看来局势安稳。
可为了保证不生变故,吕布还是准备抽调两万军交给太史慈,让他带上大军一同前去!
三辅之地,目前来看有法正和庞德坐镇其中,几乎不会生变。
但是凉州呢?凉州西部羌人迁徙出山,多少肯定有些怨气!
凉州北部,也是部落混居,民风彪悍!
楚军固守长安,他们当然不敢妄动,因为动则必死!
可长安大军一下调走这么多,他们还能继续老老实实安稳下去?
听到贾诩此言,郭淮立即抱拳道。
“是小子孟浪了,多谢军师指教!”
贾诩摆手道:“再说第二个计划,又当如何?”
郭淮稍微整理下思绪,然后开口道。
“世间万物,有所得,必有所失!”
“我军为了准备幽州之战和冀州之战,北疆兵马已经全力调拨。”
“所以短时间内,不可能再从后方调兵去往河内郡驻防!”
“但是目前来看,曹仁退兵之后,把河内河东两郡百姓全都迁走了!”
“而张将军带兵驻守怀县,是准备实行军屯。”
“主公这边,一时半刻也不会迁徙百姓填充二郡!”
“所以末将就想着,中山郡局势能否稍往后拖一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