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姑娘兴奋地看了一眼紫衣姑娘说:“虽然我们都是林山的,但已经两年没见过面了!”
“两年才见一面,看来真不容易,这大概也叫‘他村遇故交’,不,叫‘他村遇同学’,准确地说应该叫‘亲戚家巧遇好同学’,多好的的缘分啦,”沙志看着前面淡紫衣姑娘的背影笑着说,“会不会有种两眼泪汪汪的感觉?”
“当然,谁能说这不是缘分呢?”白衣姑娘拉着淡紫衣姑娘的手说,“这位同学,你说是吗?这个国庆我们家有好几个亲戚办喜事,偏偏我去了维表哥家,偏偏在那里遇上了你。”
“两年多不见,没想到你越来越能说了,”淡紫衣姑娘终于说话了,对白衣姑娘说,“你送我的那个风筝......”
“哦,你们是林山的,旁边那些小山丘上生长的是什么?”尽管淡紫衣姑娘的声音温婉绵软,但沙志故意打断了她的话,不能再让她们互相交谈而把他抛在一边。山间公路之上的颠簸越来越厉害,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他的心情。
“那风筝真是漂亮,我有空就会去放,”白衣姑娘说完又稍稍扭过头来说,“那是茶树。我家后面的山上也有一些茶树,与这些小山丘上种的是同一个品种。”
“茶树,这么矮?”沙志不由得瞪大了眼睛,那一排排大积木似的墨绿色灌木丛竟然是茶树,与他想象中的茶树完全不一样。
在他想象中,茶树绝对应该是树干高大枝繁叶茂的样子,而且最好的茶叶一定产自于最不容易到达的大树顶端。
“我们这里的都是这种‘个子’不太高的茶树。茶树不能太高,高了不方便采摘。听说外地有长得很高大的茶树,但我没有见过。”白衣姑娘说完转而对淡紫衣姑娘说,“假如有机会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怎么样?”
“好啊,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出去看,”淡紫衣姑娘身子稍微动了一下,“明年……”
沙志自然不能让两个姑娘互相对话,又迅速插话了:“你们家也种茶吗,紫衣服的同学?”
“同学?”淡紫衣姑娘终于回头看了沙志一眼,微微一笑说,“我们家也种茶。”
沙志坐在后面,分明看到了淡紫衣姑娘那羞涩的微笑,于是眼中带笑迅速说道:“你们采过茶没有?”
两年多不见面的同学,说不定正好是高三学生。沙志因为自己穿着一身西服,想扮得成熟一点,没有提起学校的事。
白衣姑娘回过头来:“当然采过。这些茶是绿茶,但是也有人说是黄茶。他们说是黄茶也有些道理。如果用这种茶叶泡茶,首先是绿绿的,不久后就会慢慢变黄。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注意到这茶叶的色泽会随着时间渐渐发生变化。”
“还有黄茶这个名称?”这是沙志第一次听说“黄茶”,兴奋地说,“叫黄茶好!这种情况我早注意到了。平时我泡出来的茶颜色正是这样,但人家都说是绿茶,我只好在心中自己打鼓。说不出原因,我曾经自我安慰——我有种泡茶的特别本领,有种泡出黄色茶的天赋!今天有幸遇到了两位大师,否则说出去一定会被人笑话。”
“你肯定有天赋!”白衣姑娘笑着说。
“好,我们今天也做一回大师。”淡紫衣姑娘也笑了起来。
“我们本来就是大师,”白衣姑娘伸手轻轻拍了下淡紫衣姑娘的肩膀,回过头来说,“黄茶是比较专业的称呼,大多数时候人们还是把它归到绿茶这个大类里面。”
“喝了你们这里最好的茶,会不会像神仙一样,”沙志故意停顿了一下,仰了下头说,“云里雾里,赛过活神仙!”
“云里雾里,你那是喝醉了吧!”白衣姑娘扫了沙志一眼说,“你见过采茶吗?那倒是有种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
“真的吗?今天是我第一次见到茶树,采茶更是从未见过。”沙志笑着看了下窗外,两边的山丘正在渐渐远去,浓墨重彩的大积木似乎都藏到云雾中去了。
“好茶出自清明前后,那时雨水比较多,云雾也比较多。茶树最喜欢那种气候。每到采茶季节,姑娘小伙子们就会背着竹筐上山采新茶。”白衣姑娘说。
“一群年轻的姑娘上山去采茶,白衣飘飘,紫衣飘飘。她们唱着山歌,快乐地采呀采,采呀采......她们身边云遮山来雾绕茶,疑是九天仙女下凡来。”沙志笑着说。
“把我们当成仙女了!”白衣姑娘高兴地说,“要是你那时来的话,说不定可以看到我们在采茶忙。”
“云遮雾绕,云绕雾遮,见到的一定是仙女。”沙志说。
“你是哪里人?”淡紫衣姑娘扭过头来问。
“穆城人。”沙志回答。
“穆城?”白衣姑娘看着沙志问,“你到这里来走亲戚呢,还是——”一双清澈的眼睛里透着狡黠的意味。
“看看。看看这里的茶园,看看这里的山丘。”沙志没有再用“旅行”一词。
“你是特意来的?”淡紫衣姑娘再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