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ma个人剧情CG,看着虎铁丸解体
因此当Day14最终Boss战处,惠惠回收了自己的Seraphim Code,像救世主一样降临拯救Tama的时候,我感受到的也只是“王道热血燃”,并没有太多重逢时的感动。我认可惠惠的蜕变,但不觉得这是什么めぐたま糖。
极度崩坏的战斗
剧情讨论完了,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发泄一番,喷一喷 一样的战斗了。第四章后篇的道中异常劝退,简直让我回想起前篇刚开的时候,那恶心到极点的数值膨胀。以及那之后我实在受不了了,直接AFK了两个月的糟糕回忆。这次战斗一言以蔽之,就是道中喂 ,关底拉跨。数值平衡完全没有,战斗体验及其糟糕。
这期主线的道中战斗突出一个又臭又长。臭,在于迷幻的布怪——各种抗性怪混搭,更夹杂大量无属性抗性的手怪大爹,属性小技能完全刮不动,遇到了不砸一轮大招根本打不过。长,在于每天固定两个满是粪怪的迷宫——由于彩虹抗性,我不得不手操每一场战斗,而且都得当成Boss战来打。攒Overdrive、上Buff,一个都不能少。如果遇到四个选手都被克制的情况,体验还要更加吃屎,剩下两个主力的大招次数可能都不够用。
经过这一轮劝退,从Day5之后我就彻底不想清图了,全程直奔终点,绝不多打任何一场战斗。即便如此,每天还是要花掉我至少40分钟,简直浪费人生。
Day11关底四个突被天克不说,俩光斩也放不了大招。最后碎了五个盾,并且还让天使脸接了一发直击才打过
相比之下,关底Boss显得如此温柔,在准备充分之后一遍就过了。甚至我以为刚进入叠破坏率的环节,结果主力月歌都没出手,Boss直接就被Yuri秒掉了。
这种战斗体验的落差,让我直接怀疑飞机社上下是不是找不出一个正常的数值策划,又或者是关卡策划发病,开始报复社会。如果能把道中难度分一些给关底,两边的体验都会好很多。
尤其是最终Boss,明明剧情演出很棒,各种气氛的渲染都很到位,结果实战中玩家还没出力就倒下了。我认为惠惠关键时刻的救场没能达到预期的叙事效果,很大程度要归罪于战斗数值没有配合好,Boss战难度还不如道中小怪。
Day14关底Boss斩杀。月歌还没出手,直接被yuri秒了。。。
其他零碎小感想
意料之外的Happy End
我早已做好吃刀子的打算,甚至和朋友开盘死人大乐透,赌麻子这次要刀谁,结果却是无一阵亡。
我本来以为Rumi多半要寄,因为避难所NPC的死亡成本最低,反正以后不太会有出场机会了,正好可以最后发光发热一次。虽然赌输了,但还是要感谢麻子,没有对Rumi痛下杀手。
继续保持模块化、结构化的叙事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分析此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工业糖精+催泪瓦斯——从《红烧天堂》看游戏文案工业化)。此后,我也一直在观察《红烧天堂》后续的文案,大体还是在继续沿用这个套路的。
本期主线所有故事还是严格按照时间线在推进,每天的行动逻辑都保持高度一致,各时间段的人物行为都有迹可循。玩家在熟悉这层套路之后,自己就会猜测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从而对故事走向始终有一个自己的判断。
从个人体验来看,这种“预判”可以降低阅读大段文字的疲劳感,因为玩家已经产生了心理预期,不必时刻保持高度专注的精神状态。而且这种与作者“对电波”的行为,也有助于保持对游戏的兴趣,在作者真的给出相应的反馈时进一步强化电波同步率,从而达成一种“我很懂游戏,游戏也很懂我”的美妙体验。
从大结构来看,故事以Day7为界限分为前后两段,分别担任不同的叙事任务。最终Boss也在Day7初登场刷了下脸,并且在战斗上安排了中Boss,为后半段剧情的提速做好准备。
这种套路简单有效,大家都能看懂,而且可操作性很强。看着今年这么多剧情上翻车的二次元手游,我真心建议他们都来看看麻子是怎么做游戏的。与其自以为是地搞“某种很新的东西”,不如先练好三板斧。简单的套路运用到极致也能产生一流的效果。
31A以外部队在后半程的助攻与塑造
虽然我吐槽过月歌视角下剧情的无力,但后半段31A与其他部队的交流还是让我眼前一亮。
这段故事的大框架包含在模块之中,每天分别讲述一个部队与31A合作夺回前人留下的桥头堡、收集最终Boss的情报、准备决战兵器的故事。在此期间,无论是31C的暗中行动,31E的姐妹同心,30G的闭麦开黑,还是31X的各显神通,都展现出各部队独特的精神面貌,也从各个角度传达了大家想要以自己的方式为残缺的31A加油鼓劲的愿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