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然?
风允隐隐有些印象,但这先秦名人太多,又想不清楚。
“余…风允。”
不过不重要,他风允如今也是这先秦之一。
光是怒杀越君允常之事,就足以名留青史。
对这先秦名人,不必过于在意,随遇而安,同道而行,阻道而斗,即可。
“风君大名,计然几多有闻。”
面对计然的恭维,风允无笑。
“不知我百越之人,在何处?”
不见蛮娃,风允略有不安。
计然闻之,哈哈一笑。
“在城中修养,前夜还以为是何处来的野兽,这城墙上的弓箭无眼,误伤了风君之人,请风君多有体谅。”
“风君安心。”见风允蹙眉,计然赶忙道:“那大块汉子并无事。”
风允暂且相信。
而计然又道:“风君快随余进城吧,这寒冬腊月的,扬粤国民本该休养,若不是风君到访,此时余还在被子里等着午时,好食饭呢。”
这计然似无拘无束,洒脱之人。
但风允却不这样认为。
不过也还是安排车队,步入扬粤国都城。
“不知扬粤国君可欲见余?”
风允询问。
计然闻之,立即道:“风君欲见王,随时可见。”
风允点头。
“那就三日后再见吧,余略有所得,正欲在扬粤城内修养一段时间。”
“哦?”
这倒让计然有些诧异。
风允此时不应该急急忙忙前往扬粤国宫,与王见面,以求合盟吗?
可如今风允的姿态,却让计然不得不怀疑细作传来的情报的真假。
不过……
“风君欲停留扬粤,作为扬粤之大宰,余自然安排款待。”
计然思索,风允在此,合盟之国也不会擅自对扬粤出击,遂安排下去。
很快,风允和计然来到了驿传。
“风君若是有事,可随时与扬粤甲兵说清,那大块汉子就在驿传内……风君请便。”
说毕,计然离去。
他需要与扬粤王说明风允的情况,且一探风允所给的情报,是否为实,这楚国真有奇袭之嫌?
此事容不得马虎!
快步赶往扬粤王宫。
这扬粤王宫比之百越王宫大了两三倍,其宫殿多有青铜装点。
作为蛮夷大国,扬粤这几年甚少担忧青铜武器的矿源。
遂对青铜饰品多有研究。
“大宰来了,那什么风君呢?”
扬粤国为蛮夷,不服王化,为王位也。
这扬粤王贪图享受,这宫殿内都是珍宝兽皮,还有不少女子依偎左右,毫无进取之心。
对风允的到来,也是想一见名人,看风允对寻常人有何不同。
对此,计然心知肚明。
不过……
“王,余却是来询问楚国之事……”
“楚国。”计然还未说完,那扬粤王就道:“派出去的探子还没回来,大宰不必担心,这大冬天的,一览无余,那楚鳖是不敢来犯扬粤的。”
闻之,计然暗自摇头。
可还是道:“王,余与您约定,在扬粤行职三载,您就将扬粤所珍藏的炼气士残术与余观看……”
“唉,这不是没过完年嘛,等年一过,就给大宰。”
“……大宰啊,在观这炼气士的书之前,您能不能再为扬粤寻一金脉……寡人最近想用青铜铸一大榻。”
大榻?
观这扬粤王壮若虚胖的体型,计然微微叹息。
青铜铸造,其越是大者,越是易裂,这一榻,怕是要毁尽不少青铜。
“余会在年前为王再寻一次脉。”
计然领命,谁让他这异人天赋,与山川寻脉有关呢。
闻言,扬粤王大喜。
“就有劳大宰了!”
扬粤王高兴,就是对风允也忘在了脑后。
另一边,风允入驿传,蛮娃就紧忙来看。
风允检查,确实只是小伤,这才安心。
“好生修养吧,吾会在扬粤待一段时间。”
风允对扬粤的了解有一些。
其长江之南,自古就是蛮夷之地,同时,也是王朝更替,那些遗民逃亡之地。
自古时伏羲女娲时,就有大洪水所携,来到南地,形成的部族,而炎黄蚩尤时又有九黎遗民。
在商代夏时,又有夏遗民。
周代商时,又有商遗民……
这扬粤,就与商遗民有不少关系。
商,是为青铜兴起之时。
从扬粤城门出,风允就已经看见了浓厚的青铜文明,建筑多有青铜装点。
而甲兵们手上的长戈也十分锋锐,装带整齐。
国度之内,秩序井然,虽说有蛮荒意味,可粗中藏细,又有着一般部族所没有的规矩。
比之扬粤,百越更像是乌合之众。
“扬粤能成为大国,与周礼之国对峙,也不无道理啊。”
望之感叹。
这冶炼之道,在此时,绝对是一国大事,幸而,风允还认识欧冶子,其干将也在欧冶手下学习冶炼之法。
“一般甲兵所需的冶炼之道,也需书信欧冶,望能传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