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边安顿下来之后,李复就打算在周围转转,也算是重新考察。
灾后和灾后重建两年之后,景色是完全不一样了。
至少弥漫这片地域上空的绝望气息,已经完全消失不见。
在路上路过田野,看到地里的人们在忙着干活,入眼一片生机勃勃。
看到这些场景,李复的心情也好很多。
因为见过不好的,才格外珍惜眼前的这一抹平静。
走到地头,李复下马。
因为孙龟年也随行,地里的农户见到孙龟年,也赶紧过来。
“拜见县令。”
农户拱手行礼。
等抬起头来,看到李复的时候,先是怔愣一瞬。
紧接着,直接跪在了地上。
“参见泾阳王殿下,殿下万安!”
李复瞪大了眼睛。
卧槽?
这是什么情况。
他赶紧弯下身子,将人给扶起来。
“这位老伯,快起来。”
可不兴跪啊。
这么大岁数了。
“这是作甚?”
李复蒙圈了。
大家拱手见礼,客气客气就行了,你咋跪下了?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红包是掏还是不掏?
“泾阳王殿下对我们临颍县的百姓,有再造之恩呐。”那老者激动的说着。
“殿下,临颍县的百姓们都知道,这服务区的事,也是您在长安给争取到的,只这一项工程,就让周围的百姓有活儿干,挣到钱了,家里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孙龟年解释说道:“手里有钱,家里有粮,这是百姓们生活的底气,而如今的临颍县百姓家里,不管是钱还是粮,都与殿下有关。”
李复疑惑。
钱的话,他懂点。
给活儿干挣钱嘛。
粮食跟他有啥关系?
孙龟年倒是没过多解释,只是说这方土地,受李复恩泽众多,百姓们心怀感激。
李复微微颔首。
“行吧,感激就感激,别跪了,这么大岁数了,家里把日子过好了比什么都强。”李复看向那老伯说着:“今年地里庄稼怎么样啊?”
这回李复没有像个傻子一样问官府补贴的事儿了。
即便是,这两年,官府真的补贴了这边百姓不少。
目的都是为了人口,将消息传出去之后,吸引原先逃荒的人,重新回到这里。
“回殿下,今年年景好,地里的庄稼也长的好,是个丰年。”老农说着。
“那就好,地里的收成好,你们的生活恢复过来了,我就开心,陛下知道了,也会为你们感到高兴的。”
李复这么一说,老头儿更是激动了。
见状,李复也不敢在这儿多做停留了,生怕老头儿一个激动的狠了,再抽过去,那就是大罪过了。
一行人牵着马,走出田间。
“看样子,这里的生活,很是安稳啊,服务区的事情忙完了之后,他们也就不用出大力气去干活儿了,剩下的,先将家里的田地照顾好就是了。”
孙龟年解释着。
“殿下,以前是在服务区干活,眼下虽然不在服务区干活儿了,可是平民百姓过日子,活儿是干不完的,地里的粮食,家里的工具,修缮房屋,养鸡鸭鹅,外出打草,砍柴,一整天一整天的忙,过段时日,天气冷了,能做的事情也就少了,可是还要在入冬之前,准备好一整个冬天的柴火,不然冬天可不好过啊。”
“忙来忙去,都是生计。”姜确感慨:“如今想想,这两年来,这边的人的日子,真是不好过。”
“老百姓家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李复接了一句:“穷有穷的过法,总归是活下来了。”
亲眼见过发大水的人,他们的愿望也只不过是好好的活着。
临颍县,说是一座城,但是城早没了,到现在城墙都还没修起来,所谓府衙,也不过是一个普通宅子,加上一个大院子而已。
“这两年,府衙就只修了个院子?”李复惊讶的看着孙龟年。
“是,修多了也用不上,暂时够用,而且,朝廷有给这边的官府拨钱,修院墙的时候,给干活的工匠也是发了工钱的。”孙龟年拱手说道。
他没有用白工,百姓来这里干活,官府也是雇佣他们,给他们发钱的,或者是粮食。
原先关中大旱,到处都缺粮的时候,南粮北运,也没落下临颍这边。
“眼下服务区都修完了,过段时间,百姓们地里的事儿忙活完了,把府衙修一修吧。”李复说道:“好歹是个门面。”
孙龟年笑了笑。
“府衙如今就只有我一个人在住,倒也不着急,如果要修的话,还是要先修城墙,还有城内的一些其他设施,都需要逐步完善,现在府衙还剩些钱......”
“不过,如果是修城墙,不征徭役的话,工钱方面,就不算多了。”
孙龟年先提前将难处说出来。
但凡是修缮城池设施,以往都是征徭役。
但是临颍这边,情况比较特殊。
给了优待,免了赋税,免了徭役,还没过三年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