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以生生为心,圣人参赞化育,使万物各正其性命,建明义理,扶植纲常,继绝学,谓缵述道统;开太平,谓有王者起,必取法利泽,垂于万世......
颜思鲁还记得自己昨天所感悟出来的话。
天地本无心,以万物为心。
但是人有心,人的心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
立命,没错,自己听到的立命,早在孟子中就有记载了。
找到了!
颜思鲁捧着手中的竹简,小心翼翼,仿佛是侍奉着一件珍贵的宝物一样。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孟子·尽心上》早有记载,哈哈哈哈,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到最后,所有高深莫测的道理,全都在人生最初要读的最普遍的书籍里。”颜思鲁喃喃说着。
年岁越大,越想钻研出属于自己的道理,想要发展出自己的想法,着书立传。
但是,所有的一切,基础全都是要在研究透彻先贤的着作。
一切,都有根源。
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一个人的一生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
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
明白了,全明白了,这下,更加通透了。
至于最后一句,为万世开太平,则是另外更高的一个层次了。
天之人,真神人也!
颜思鲁研究这四句话,闷在书房里一整天不出来,连中午饭都是管家送到书房来的。
客栈里,李复还不知道颜思鲁都快魔怔了。
只是无聊的打发着时间,跟苏定方偶尔聊聊水师的事情。
至于城内王家什么的,他根本就不在意。
王家派人在客栈外面打探消息,李复又何尝没有将白云泉放到府衙附近呢?
理解,都是相互的。
敲门声响起。
李复放下茶盏。
“进来。”
伍良业推门而入。
“郎君,咱们的人回来送消息,如您所料,前天府衙的县丞亲自去了颜家,今天,县令带上礼物去颜家了。”
“中间还隔了一天呢,看来颜思鲁心里也有数啊,大家都是聪明人,都知道对方想要做什么。”李复笑了笑:“聪明人好啊,在这种事上,就是喜欢跟聪明人明里暗里的打交道,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伍良业顺着李复的话头问道。
“因为可以猜,可以预料。”李复说道:“聪明人之间的脑回路是大差不差的,就只有蠢货,你可能猜不到他脑袋里在想什么,想要弄明白笨蛋的脑回路,除非你把自己也降智到蠢货的程度。”
理论上王者局和青铜局大差不差。
一个是双方都知道对方要做什么,一个是双方都不知道对方要做什么。
最为混乱的,是钻石局,偶尔清醒的看着各种蠢事,偶尔自己也做点蠢事。
李复在长安城,自认为心眼子比不上朝堂里的那些老狐狸,到了外面,总不能连一个县令都比不过吧?
好歹平常都是跟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这些人一块玩的。
耳濡目染之下,也不会太差劲的。
“那他们会从中作梗,阻止颜老先生去长安吗?”伍良业问道:“要不要派人暗中保护颜老先生?”
伍良业担心,王家会丧心病狂的对颜思鲁出手。
“王家人除非真魔怔了,不然他们不敢对颜思鲁下手的,颜思鲁是谁?但凡颜思鲁出了点什么事,且不说泾阳王府要追究,颜家,那可是颜相时的亲爹,兄弟仨还在长安做官呢,他们能放过?”
“还有陛下,颜家是诗书传家的清流,颜思鲁是颜家的领头羊,当中出任何一点差错,一旦查出来跟王家有关系,就是不死不休的局面,王家人敢这么赌?”
“不过,他们是否会用别的手段阻止颜思鲁去庄子上教书,就不一定了,得看他们王家人的眼光如何了。”
最好是现阶段所有人都不把庄子上的书院看在眼里,不将其放在心上,那李复才能苟得住。
苟到什么地步呢?
当他们发现书院的存在会威胁到世家子弟的上升通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书院已经成了气候。
那就足够了。
书院毕业的优秀学生在朝堂上拿到一定的资源。
在皇帝的支持下,能够与世家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
朝堂上所有的一切,不再受制于世家。
削弱他们的话语权。
这也是李复乐见的,更是李世民乐见的。
世家出人才,可以用。
但是身为皇帝,用归用,不可过多依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