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赵满仓又说了一句。
男人听到后肘了他一下:“你要什么?不要那些玩意你要个壳子?”
“你别管,有用就是。”赵满仓说。
“你要?”大家问。
“我要。”赵满仓点点头。
“那就给你吧。”大家都不想要,这座老宅就给了赵满仓。
没有地契,这东西就是个无根浮萍,占到了也讨不到什么好处。
没什么人嫉妒,这玩意就算是拆都要费很大的一份力气,先吃饱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分田地的时候赵满仓因为来得晚,分得少,大家都觉得是占了他的便宜,于是对于赵满仓要下这个空旷的大宅也没什么异议。
赵满仓要下这个大宅后就开始搬自己家里的东西了,一些瓶瓶罐罐,不少瓦瓦砳砳都带了进来。
江东镇上的大家都看得好奇。
“老赵,你搬自己那破家进去干什么?”
“住呗。”
大家笑而不解:“你家什也不多啊,要这么大个房子干嘛。”
男人也在帮忙,不过嘴巴一直碎着:“田你也没分着,那些柴火衣服你也不拿,要这么大一个宅子有什么用。”
“我家破得不能住了,这正好有个新家。”
这会儿快过新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办置年菜,赵满仓一个独户,但也做个样子,一碗煮熟了的花生,一罐黄豆泡酒。
男人家里搞来了点菜,一个新年就这样稀里糊涂简简单单地过了。
白天,天上还是在下雪,两人走在大路上。
地上的积雪很深,赵满仓还是刨开积雪挖路面的红土,堆起来泡水后拿着死孝的白纸浸一浸,也能当红纸用。
大年初一,他往墙上贴了几张皱巴巴红纸。
问他:“你贴这破纸干啥?”
“春联”,他说。
“这叫啥春联,没字儿没样儿的。”
“做纸的死了,给纸染色的死了,会写字儿的也死了,贴个做做样吧。”
“……你能给谁做样。”
“我爹、我娘、我媳妇、我儿。”
“哦……”
……
“哎!有个小孩!”走在路上男人突然招呼赵满仓。
雪后农民基本上干不了什么,只能到处走走看看有没有能吃的草根。
“小孩都逃了,哪来的小孩?”赵满仓话是这么说,但他的眼睛还是瞟了过去。
哪是个小孩,明明是个死婴儿,也不知道是谁遗弃在这里,也许是逃难的。
“都说女人不要的那一团肉可以补气血,这也应该可以吧?”男人起了心思。
战后无粮,都说瑞雪兆丰年,但那是来年的事,这年初怕是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腌干了的肉最好保存。
男人有心无胆,但赵满仓倒是起了心思,他拿起原本要当窗联的红布包了起来。
……
“哇!!哇!”
乡民们看着被遗弃的男娃围着说到。
“哦呦,够娃子要不得,要哩要绝户滴。”
“嗯呲要饿死哩?”
谁家的粮食都不够吃,添了这张嘴,就说明家里又要死一个人……
……
赵满仓倒是一眼相中了这个娃子:“我要哩,反正我屋绝户哩。”
“满仓啊,别人不要的屋子你要呖,别人不要的娃娃你也要哩,你要当乞丐,啥都收啊?”
人群里有人调笑道。
“我淦你个懵脑壳!”赵满仓随口吐了一句。
……
男子凑近赵满仓:“不要活啦?那点肉汤够你俩喝?”
“这事你别管,我膝下无子,正好能给我送终。”赵满仓看起来态度很坚决。
“还送终?你今年多大?四十?五十?不能之后有粮了拿两车棉花两车米去讨一个过来吗?”
“滚滚,滚。”
赶走男人后赵满仓开始一点一点地喂婴儿肉汤混米粥。
婴儿不闹,赵满仓给什么吃什么,有时候男人给婴儿玉米梗子他也一样会咬。
“我家不论谱,也不排诗,你就叫赵生,随我的姓。”赵满仓对着还不能说话的婴儿。
下雪不冷融冰寒,雪落之后才是天寒地冻的环节,屋外面刮的冷风甚至能吹进骨头里将人冻僵。
没什么粮,不过赵满仓家里布匹很多,这也是他为什么活得下去的原因。一个人能用的上几张棉布?
……
“大地主咯!”
男人总会把字念错,而且那是十几年前的事了,可他就喜欢给赵生说那时候的事,似乎那时候他的一生才扬眉吐气一样。
赵生就那样听着,他很喜欢听镇上的老人讲故事,有几家小孩也和他一起玩,扒牛粪,摘狗尾,什么都干。
直到某一天赵满仓对他说:“你得去念书,那样才有出路。”
也不知道赵生去哪个很远的学堂念书了,男人只知道出发那天赵满仓包了很多粮食给赵生。
后来赵满仓逢人便说赵生读书去了,可男人记得,那时候的赵生才六岁。他怀疑是赵生原来的父母找到赵满仓了。
估计是为了感谢赵满仓给了他一大笔钱,不然怎么他都不下地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