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2O平台的故事,在那个年代是很受投资方欢迎的。照明行业一旦结合互联网O2O的元素,那就不仅是“既可以深度绑定客户,又可以减少对大量销售人员的依赖”了,还能增加一条:“获得资本的青睐,实现公司新一轮的融资。”
果然,我还是肤浅了。
简单介绍一下O2O吧,也就是Online to Offline,打通线上到线下,如今这个概念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个概念最早是从谁那儿传出来,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一段时间,包括某爸爸在内,一堆互联网大佬疯狂吹捧O2O,所以这个概念渐渐引爆了整个商圈。当时,除了某爸爸以外,还有南京卖空调的,以及强子哥,每个人都在谈论这个概念。那时候的饭局里,每个老板聊天的时候,都是开口不离O2O,一时间,大家甚至有一种错觉,如果谁没能拥抱O2O,谁就会成为被世界淘汰的那一个。
不得不承认,这批互联网人的眼光确实非常超前,尤其是某爸爸,结合他身上的首富光环,几乎是所有人眼中先知一般的存在。他提出过很多高屋建瓴的意见,多次预言了未来商业模式的发展,这次也不例外。
O2O这个概念,其实在被我们注意到之前,早几年就已经出现了,最早搞出很大动静,大规模行动的那个人,是南京那位卖空调的。
可能是2012年左右吧,线下的大卖场模式就已经遇到了瓶颈,我们普通老百姓当然看不出来,但春江水暖鸭先知,南京那位卖空调的率先感受到了线下大卖场的寒意,所以他第一个拥抱了O2O这个非常超前的商业模式,成了中国最早吃螃蟹的人。当时,他的行动可谓石破天惊,不仅仅迅速开设了网上商城,而且硬生生的打通了线上和线下的价格,几乎是革了自己的命,连上市公司名字都改了。
当然了,不管这位卖空调的做得好不好,生意做得怎么样,毕竟他也算是把O2O一直坚持到了今天,这很不容易。
好,关键的地方来了。
今天是2023年,现在大家回头来看,O2O成功没有?
答案是,成功了。
如今,别说传统商界了,就连路边摊都已经拥抱O2O了。你开个煎饼果子小店,要是不会玩O2O,简直会被同行耻笑。
没错,如今,就连煎饼果子小店都已经完全O2O化了,一边接待上门买煎饼果子的客户,一边在抖音,还有其他几家团购平台上做推广,线上照样接单。
2023年,全中国人民都接受了O2O这个概念,这个概念已经深入人民的生活中,彻彻底底的成为了现实。
所以说,那些年,吹捧O2O的互联网大佬们,并没有忽悠人,这不是个概念,而是个活生生的现实。
但是……(我怎么总是喜欢说“但是”?)
问题又来了。
我们来看看今天O2O的成功者里面,都有谁?
某某的团购网平台,通过团购APP,借助外卖小哥们的力量,算不算一个O2O的成功者?
算。
抖音,一边直播探店,一边在消费者刷视频的时候推送附近的打折店面,算不算一个O2O的成功者?
算。
某爸爸的网购平台,以及某爸爸在线下开的某动物超市,算不算一个O2O的成功者?
算。
强子哥的网购平台,以及强子哥在线下开的数码和日用品商城,算不算一个O2O的成功者?
算。
卖空调的网购平台,以及卖空调的在线下开的那些电器商场,算不上一个O2O的成功者?
嗯……勉强也算……
除此之外,包括打车、旅行、火车票、飞机票、银行柜台、电信运营商、水电煤气,哪一个没有实现O2O?
全部实现了!
这个概念不是骗人的!
O2O是真的!
董事长没有看错!
可以说,这年头,谁不拥抱O2O,谁就不可能成功。
可惜……
借用紫霞仙子的一句话:“我看到了这开头,却看不到这结局。”
咱们的董事长看到今天的社会,他的感慨应该是:“我看到了未来,却看不到进入未来的过程……”
他进入O2O的路径,选错了,他选择了自建平台,这是他最大的失误。
把上面这些O2O的企业做一个梳理,就会发现,他们是有一个共同规律的。
他们的共同规律就是,有流量。
某某的团购平台,最早是从团购餐饮,订酒店开始的,他的流量开始并不算太高,但是引入外卖小哥们送外卖之后,他的流量就变得很高,成为大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外卖小哥,就是他流量最主要的来源;
抖音,更不要说了,经过最初的推广,如今的抖音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生活的必需品,暂时见不到有替代品的可能,堪称流量的王者;
而某爸爸和强子哥的网购平台,也有十几年的客户积累,是大家网购的首选平台,流量根本不是问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