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师傅也偶尔有几次接近过润滑油站老头的报价,但是就是没有低于润滑油站老头的。因此,我在这里的三年,师傅连一次润滑油站业务也没拿到过。这也难怪,毕竟人家生产润滑油站系统很久了,供应商都已经很成熟了,拿货价也比我们低,还有很多配件,人家工厂自己就能生产,不需要从外面采购,所以成本控制的比我们好多了。
想拿单而拿不到,就有危险了。
有一句话是怎么说的?当你在凝望着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望着你,我不知道这句话用在这里合适不合适,姑且用之。
我的师傅一直在打润滑油站系统的主意,但自始至终没有成功,公司的技术部不停的和师傅扯皮,不拿订单,怎么设计?领导支持力度也不大,不愿意亏本接单,所以,师傅做润滑油站的想法,也只停留在想法上,真正的产品一直难产,就连设计图都没做过。
可师傅不知道的是,其实润滑油站老头也在打着师傅的主意呢。而且,润滑油站老头的计划,就比师傅要周全的多,可行性也高得多。
在我快要离开这家公司的最后半年,终于有一次,在动力油站系统的比价现场,破天荒的第一次,润滑油站老头报出了一个超低价。按照比价会议的规定,有两家出席比价,价格低的人胜出。所以,这一次动力油站比价,就是润滑油站老头胜出了,动力油站的订单给了他。
对于这件事,师傅反应挺激烈的,他在现场一直耿耿于怀,会后,他和润滑油站老头争论了好久。
直到润滑油站老头对师傅说了一句话,师傅才彻底死心。润滑油站老头对师傅说,“我们已经计划做动力油站很久了,免费的样机都已经送给客户,试用了好几个月……”
师傅这才知道,虽然自己是客户单位主要的动力油站供应商,但是却对客户和竞争对手的动向一无所知。竞争对手已经做好了产品设计,并且免费生产出来一台样机,而且没跟客户要钱,把这台样机免费送给客户试用了好长一段时间。
而我的师傅却一直被客户和竞争对手蒙在鼓里。师傅还一直做着能把对手的润滑油站生意抢过来的美梦。可惜,直到对手拿到我们动力油站的订单为止,我们的润滑油站,连个设计稿都没出来过。
公司从头到尾,就没想过要免费做一台给客户试用,连亏本做都不让,还一直催着师傅拿订单,再看看对面呢?在没有订单的情况下,人家把动力油站的样机都做出来了,而且很大气,送给客户免费用。
这才叫真正的杀人诛心。
大梦初醒。
我感觉,师傅在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一瞬间,看起来似乎老了很多。
这就是所谓的:老乡见老乡,背后开一枪。
师傅和润滑油站老头确实是朋友不错,但是在生意上,两人又是竞争对手,背后都等着捅对方刀子呢。不过商场如战场,就像战场上,捅敌人刀子很正常,那么商场上,想出各种主意,抢占对方的市场,也不是什么不道德的事情。
从这次比价之后,后面的动力油站,就不再是我们一家的天下了,而是每次都要和润滑油站老头去竞争,师傅需要辛苦的把利润压得很低,才能好不容易抢回来一单。
额,这时候,我给润滑油站老头起的外号就不合适了。因为他们家这时候已经既做润滑油站,也做动力油站了,外号该升级了,改叫……双油站老头。
在客户这里的生意渐渐走上了下坡路,而我在这里工作的时间也不多了。最后一年,还遇到过一件特别郁闷的事情。
当时,客户这里有个采购部长,是一位女同志,个子很高,戴个眼镜,年龄四十岁出头,到现在我还模模糊糊的记得她的样子。
头一天,因为业务关系,我还在办公室见过这位采购部长。可是第二天,却得到一个令人非常震惊的消息,这位采购部长因为一场意外车祸而去世了。
可就在昨天,我还见过她呢,今天怎么就没了呢?怎么会有这种事情发生?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就这样从自己身边彻底消失了?
说实话,属实有点让人难以接受。
师傅参加了这位女同志的追悼会。回来后,他淡淡的跟我说,他五十岁之后,参加最多的活动,就是追悼会。
我们的工厂是五十年代建立的老厂,厂里有很多很多老职工,到了九十年代,2000年左右,很多老职工都已经很老了。那段时间,工厂时不时就开个追悼会,没几天,就会有消息传来,厂里哪位老领导过世了,哪位老同事过世了,追悼会一场接一场。
按照师傅的说法,有些老同事,几年前还和师傅一起做过什么事,退休之后好几年都听不到消息。直到听到消息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是追悼会了。
说实话,这件事给我的触动还是挺大的,人的生命怎么会如此脆弱?好巧不巧的是,在我后来的工作里,又一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