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弘范把玩着传国玉玺,同时看着大宋的龙旗落下,船上哭声一片,得意的把文天祥拉到岸边。
张弘范指着大宋船队说道:“文大人,你看看,这就是你坚守的大宋,前有靖康之耻,今有崖山献玺,这样的朝廷,真的值得你付出吗?如今大元已统一天下,大宋也已经投降,你还在坚持什么?”
文天祥看着缓缓落下的龙旗,悲愤异常。
数年来,文天祥转战南北,追随朝廷,始终认宋朝为正朔,为此,不惜拒绝元廷的高官厚禄,甚至是妻子老小的生命,到头来,大宋投降了。
自觉信仰崩塌的文天祥感觉自己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希望,趁着元军不注意冲进海里,准备以死殉葬自己的大宋王朝。
好在张弘范及时让士兵把文天祥拉了回来,不然文天祥也会在崖山殉国。
大宋船队上,仍旧是哭声一片。
蒲师文得意的看着痛哭的大宋军民,想着自己立此大功,元庭一定会给予蒲家重赏。
按照双方商量的结果,下午未时,由张世杰带领龙船携赵昺向岸上的张弘范投降。
为了见证宋朝灭亡,张弘范在岸边将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以昭示大元武力强盛。
张弘范为防宋军哗变,张世杰控制不住局面,要求宋军分十批次上岸,这样元军在单次受降时就保持着人数优势。
为了迎接受降,张弘范将南北两侧的水军抽调出来一部分加强警戒。
北侧水军统帅李恒自然不愿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改朝换代场面,将船队安排给属下后,也登岸观礼去了。
龙船继续向岸边驶来,蒲师文激动的向岸边的张弘范招手。
张弘范端坐在高台,这一刻应该是张弘范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
突然,一声炮响打破了张弘范的美梦。
龙船后边一艘大船射出一发炮弹,直接向张弘范的受降台射来。
这一发炮弹未击中受降台,但是宋军炮艇得到信号,炮弹纷纷射向陆地。
于此同时,按照张世杰的部署,所有大船开足马力向南侧驶去,所有小船向李恒舰队驶去,只一会功夫便脱离了岸上元军炮弹的射程。
因为元军都以为宋军这次是真的投降,大部分军官都在受降台附近,南北两侧的元军群龙无首。
但是反应过来的元朝水军迅速与宋军展开了对射,一时之间,宋军与元军形成了犬牙交错的对峙状态。
陆秀夫则指挥着小船向李恒舰队发起了进攻。
虽然李恒不在军中,但是元军也很快组织起反击,双方死伤不断。
陆秀夫与李恒舰队激战正酣,崖山上的五百勇士则早已潜伏在李恒舰队的船底,炮声响起,五百勇士趁着炮声用力的用凿子凿着李恒舰队的船底。
虽然炮声足以掩盖凿子的声音,但是震动很快引起了元军的注意,当他们发现有人在凿自己的船底时,立刻组织兵力下水与五百勇士进行肉搏。
按照事先的安排,如果被元军发现,一名勇士负责继续凿船,其余四名与元军战斗。
陆秀夫看见元兵下水与勇士肉搏,本想命令舰队停止炮击,因为炮击会伤了五百勇士的性命,但是理智很快让他明白过来,如果此时停止炮击,将功亏一篑。
陆秀夫看着龙船上的龙旗高高飘扬着往前冲,如果自己拿不下李恒舰队,所有人都将葬身崖山。
陆秀夫含泪命令士兵继续开炮,并且开足马力向李恒舰队驶去。
由于五百勇士奋死凿船,只一刻钟,李恒舰队的一百艘船只便沉没了一半,兵败如山倒,李恒舰队的船夫很多就是附近的渔夫,炮声已经把他们吓傻了,又遇到如此不要命的冲锋,纷纷跳海向岸边游去。
陆秀夫命人肃清李恒舰队的残余士兵,迅速将剩下的五十艘战舰归入大宋舰队,按照预定路线,向东北方向驶去。
等舰队驶出崖山湾,陆秀夫清点五百勇士,没想到活下来的仅有六人。
而自己率领的六百艘小船也沉默了二十艘。
看着重新升起的龙旗,陆秀夫来不及悲伤,驶过崖山湾,快速向南驶去。
看着陆秀夫率领船队离去,张世杰激动的热泪盈眶,大宋不灭啊。
此时张弘范已经赶到了南军大营,看着张世杰即将突破防线,立刻命令跟随而来的陆上炮队炮轰龙船。
现在传国玉玺已经到手了,赵昺是死是活已经不重要了。
张弘范深知,只有将龙船击沉,才能打击宋军的士气。
而此时的王华阳也确实在龙船上,历史记载最后是陆秀夫背着赵昺跳海殉国的,如果两人不在一条船上,那么历史就不会重演。
蒲师文被五花大绑,和王华阳在船舱的底部。
蒲师文还想着自己为蒲家光耀门楣了,没想到转瞬间成为了阶下囚。
张世杰从甲板进入船舱,气喘吁吁的说道:“张弘范把我们堵的死死的,咱们突围不出去啊?”
王华阳说道:“再等等,陆大人不是已经突围出去了吗,按时间推算,再有半个时辰就能到达张弘范的后边,到时候咱们两面夹击,即使不能生擒张弘范,也一定能离开着崖山,咱们现在该想想离开崖山后去什么地方安身,总不能一直在海上飘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